项目主要针对胡杨濒危的状况,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灰叶胡杨不同居群繁育特性研究"(30060007)、"濒危物种胡杨灰叶、胡杨遗传多样性研究"(30660018)的科研成果为依托,制作汉语、维语、英语多种语言形式的宣传册、展板和光盘,广泛地宣传气候变化、环境变迁和人为破坏对胡杨从物种、群落到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影响以及实施胡杨、灰叶胡杨林有效保护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使群众认识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提高胡杨保护的参与意识和能力,遏制胡杨林退化和土地沙漠化。提高胡杨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关于胡杨林保护、管理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并且通过项目培养一支能够长期从事科普宣传活动、具备丰富的组织策划管理经验的队伍,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做出贡献。
项目主要针对胡杨濒危状况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制作了《荒漠河岸林现状、演化及其价值》、《土地荒漠化成因、危害与现状》、《全球气候变化与塔里木盆地环境变迁》、《塔里木盆地濒危物种现状与保护》、《荒漠河岸林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与荒漠河岸林》、《胡杨、灰叶胡杨繁殖机理与技术》、《胡杨精神与胡杨文化》、《荒漠河岸林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荒漠河岸林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技术》、《荒漠河岸林保护原理与技术》等汉语、维语多种语言形式的宣传册、展板和光盘,并在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市、阿瓦提县、沙雅县,库尔勒地区的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和田地区的和田市、策勒县,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巴楚县、泽普县,阿拉尔垦区的12团、9团、10团、塔里木大学及各级中小学开展了实地科普宣传,广泛地宣传了气候变化、环境变迁和人为破坏对胡杨从物种、群落到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影响以及实施胡杨、灰叶胡杨林有效保护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分发宣传材料6万册、多媒体光盘6000张,展出宣传展板60幅。. 通过项目的实施,促使决策者实施有目标的恢复和保护计划来转变濒危物种胡杨和灰叶胡杨栖息地损失的现状,实现受威胁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的就地保护力度;提高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的技能与专业知识,提高广大民众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有效遏制荒漠河岸林退化、土地沙漠化的危险,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一支能够长期从事科普宣传活动、具备丰富的组织策划、宣传和管理经验的队伍,为新疆偏远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群落主要物种叶性状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濒危物种金铁锁保护生物学研究
塔里木盆地濒危物种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的生态适应机制
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灰叶胡杨不同居群繁育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