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奈达希瓦氏菌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及其产电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003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梁伊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谢永贵,谢建平,谢志勇,胡琪,蒋慧丹,郭雪
关键词:
奥奈达希瓦氏菌纳米线基因突变产电性能
结项摘要

纳米线是最近发现的奥奈达希瓦氏菌电子传递的新机制。本项目拟研究奥奈达希瓦氏菌气液界面生物膜细胞中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及其对电子传递的影响规律。包括:研究在有氧静置培养条件下,氧浓度、pH、温度、营养条件以及用炭纤维纸作挂膜载体等条件对纳米线生长及其尺寸、附着形态、元素组成、导电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规律;利用转座子对希瓦氏菌菌株进行全基因组随机突变,筛选与纳米线形成相关的突变株,构建纳米线形成相关的基因网络;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与纳米线形成相关关键基因的读码框内缺失突变株,并从细胞、生理生化、分子、基因等多个层面阐明纳米线的功能和形成机制;探明纳米线对电子传递和产电性能的作用规律。本项目的完成,可望进一步丰富奥奈达希瓦氏菌电子传递理论,为提高该菌在燃料电池产电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项目摘要

细菌能利用表面产生的纳米线进行远距离电子传递,但有关纳米线组成、形成机制、生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项目研究了奥奈达希瓦氏菌气液界面生物膜细胞中纳米线的生长,发现在有氧静置培养状态下,氧气、pH、温度、营养条件、炭纤维纸等影响纳米线的生长;纳米线的尺寸、附着形态、元素组成与培养条件相关。利用转座子对希瓦氏菌菌株进行全基因组随机突变,筛选了与纳米线形成相关的几株突变株,它们不同程度的影响纳米线的形成。采用基因突变等技术和微生物生理学等方法,进一步探明了纳米线与细胞运动性、电子传递和产电性能的作用规律。研究丰富奥奈达希瓦氏菌电子传递理论,为提高该菌在燃料电池产电和印染污水处理的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5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梁伊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氧调控奥奈达希瓦氏菌降解偶氮染料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3140011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玉义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利用微纳电极对奥奈达希瓦氏菌胞外电子传递的研究

批准号:3130011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彭罗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希瓦氏奥内达菌鞭毛组装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4147610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高海春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电驱动希瓦氏菌固碳的NADH再生机制和调控研究

批准号:2190808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方真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