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毒死蜱-乙草胺复合污染对中华蟾蜍DNA损伤及基因差异表达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0706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尹晓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潘程远,高欣,冯震,张绍勇,黄波,王莹莹
关键词:
中华蟾蜍复合污染分子毒理效应基因毒性DNA损伤
结项摘要

广泛存在的农药残留污染和不断积累的农药残毒严重影响两栖动物的健康、发育和繁殖,明确复合污染对两栖动物分子毒理效应与作用机理势在必行,也是为合理有效保护野生两栖动物提供技术支持。本课题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华蟾蜍为研究对象,选用普遍使用的两种典型农药毒死蜱和乙草胺,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高效液相色技术、双随机引物扩增技术(RAPD)和mRNA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DDRT-PCR),研究低剂量毒死蜱-乙草胺复合污染物对中华蟾蜍的分子毒理效应。研究将确立低剂量农药复合污染物对中华蟾蜍不同组织DNA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明确复合污染物对中华蟾蜍DNA损伤机理;分离鉴定相关的毒性基因,分析毒性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该研究为早期诊断农药复合污染物提供有效分子指标,对阐明低剂量农药复合污染物对两栖动物的分子生态毒理机制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两栖动物的野外生态毒理和评价农药生态风险奠定科学基础。

项目摘要

广泛存在的农药残留污染和不断积累的农药残毒严重影响两栖动物的健康、发育和繁殖,明确复合污染对两栖动物分子毒理效应与作用机理势在必行,也是为合理有效保护野生两栖动物提供技术支持。本课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华蟾蜍为研究对象,选用普遍使用的两种典型农药毒死蜱和乙草胺,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高效液相色技术、双随机引物扩增技术(RAPD)、半定量PCR技术(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RT-qPCR),研究低剂量毒死蜱-乙草胺复合污染物对中华蟾蜍的分子毒理效应。研究确立了低剂量农药复合污染物对中华蟾蜍血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复合污染与单剂相比,随着剂量的增加损伤程度逐渐降低;明确了复合污染物对中华蟾蜍DNA损伤机理,表明该农药可通过氧化胁迫造成DNA损伤,也可直接导致DNA链断裂和交联;分析发育毒性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发现调控肢体发育的相关基因HoxA3,11,13三个基因,在不同剂量的复合污染物作用下,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该研究为早期诊断农药复合污染物提供有效分子指标,对阐明低剂量农药复合污染物对两栖动物的分子生态毒理机制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两栖动物的野外生态毒理和评价农药生态风险奠定科学基础。以上成果以学术论文(已发表论文3篇,待发表3篇,已申请专利1个)公开发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尹晓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羌活减轻乙草胺对水稻毒害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3117189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柏连阳
学科分类:C14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华蜜蜂学习记忆相关基因克隆及差异表达分析

批准号:3126052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曾志将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激光照射对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状态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的初步研究

批准号:3057019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时永香
学科分类:C04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华大蟾蜍冬眠前抱对行为的进化机制

批准号:3150187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丽霞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