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双功能广谱反义抗菌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菌作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66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2.00
负责人:罗晓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平安,王巧峰,侯征,吕军,白卉,孟静茹,马雪,贾敏,贾艳艳
关键词:
细菌耐药肽核酸树形聚合物QseC反义抗菌剂
结项摘要

耐药致病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播散,使感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全人类健康的严重灾难,一些细菌已经演变为难以控制的"超级细菌",一旦人类感染这类细菌,患者可能会面临无药可治的境地。因此寻找和研制有效控制耐药细菌感染的新策略和新药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科学家紧迫的研究目标。本课题针对目前临床感染中最常见、危害性大、耐药率高的多种耐药细菌为攻击目标,从全新的思路入手,分别设计合成:1.抗细菌RNA聚合酶Sigma因子mRNA的肽核酸,2.特异识别细菌膜表面QseC蛋白的配体LED209,3.促进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透膜肽。将上述三种活性分子与G1.0树形聚合物载体相结合,首次创制出全新的具有准确靶向、高效转运、特异阻断细菌致病基因表达的广谱反义抗菌剂- - 树形聚合物与透膜肽介导的反义肽核酸,研究其抗菌活性、抗菌谱和作用机理。本课题旨在为新型抗耐药菌药物的研制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为耐药细菌感染治疗探索新途径。

项目摘要

背景:革兰阴性杆菌(GNB)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是导致感染死亡率骤升的首要原因。多重耐药(MDR)GNB和MRSA的广泛传播迫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应对MDR感染。目的和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以当前临床感染中最常见、耐药发生率和耐药强度最高的六种GNB和MRSA为研究对象,以上述细菌体内共有的编码RNA聚合酶σ70因子的基因rpoD为靶点,设计并合成抗rpoD的肽核酸,将其与透膜肽(CPP)共价连接制备成反义抗rpoD因子肽核酸(anti-rpoD pPNA),在体外观察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和稳定性,及其是否诱导细菌耐药等效应,同时,与最先报道携带NDM-1耐药基因超级细菌的实验室合作,证实anti-rpoD pPNA抗NDM-1超级细菌的有效性;在体内观察anti-rpoD pPNA对多重耐药感染动物的保护效应。结果:结果发现新的可作为作为广谱反义抗革兰氏阴性菌剂和MRSA的新靶点,即为编码细菌RNA聚合酶σ70因子的基因rpoD,最优的反义PNA的靶序列分别为该基因序列起始部位第1-10核酸序列和第233至242共10个核酸序列;我们筛选得到anti-rpoD pPNA 0106并证实其在体内外具有广谱反义抗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尤其是首次证实了其对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的杀菌活性;证实其抗菌作用主要通过抑制rpoD,继而减少σ70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生存相关基因和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菌作用;同时,以rpoD为靶点的反义PNA抗菌剂具有不易诱导耐药性的优点;我们筛选得到并证实anti-rpoD PPNA2332体外具有抗MRSA活性,对MRSA感染的真核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结论:编码细菌RNA聚合酶σ70因子的基因rpoD可作为广谱反义抗菌剂的新靶点,透膜肽介导的anti-rpoD pPNA可在体内外有效抑制多重耐药菌,这些结果为抗耐药菌药物的研制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为耐药细菌感染治疗探索新的路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2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DOI:10.5846/stxb201907071429
发表时间:2021
3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4

非均质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非均质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5
5

白念珠菌ERG3基因敲除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

白念珠菌ERG3基因敲除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674-8115.2020.02.004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靶向双功能聚酰胺-胺树枝状抗菌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批准号:8140297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薛小燕
学科分类:H35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新型超亲水高分子抗菌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5080303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陈仕国
学科分类:E03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AgrC群体感应系统的靶向抗MRSA反义锁核酶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批准号:8100146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侯征
学科分类:H350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靶向EcR新型广谱蜕皮激动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批准号:2190708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胡雪萍
学科分类:B07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