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景观空间直观模型(LANDIS)与区域水文生态模型(RHESSYS) 联合模拟的方法,研究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采伐和恢复措施下景观格局的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确定森林景观经历"自然状态- - 采伐退化- - 逐渐恢复"这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点:1采伐多少和如何采伐能使径流发生明显变化,2径流恢复的时间和对应的景观格局特征。旨在以径流为目标,回答当前制定林业政策的两个首要而迫切的问题:大兴安岭森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重新开始采伐经营的时间和能够保证森林不再次遭到破坏的采伐方案。项目能够实现以景观过程变量- - 流域流径来衡量和量化森林景观的干扰和恢复,推动景观生态学深入到对景观过程的研究,深化"格局和过程关系"这一核心理论;强调以往不易涉及的采伐和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对径流形成的作用,解决了现代森林水文学集水区实验或大尺度水文模拟中对该空间异质性重视不足的问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道路和采伐对森林景观的影响研究
大兴安岭森林景观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响应
我国东南沿海森林小流域径流对林火干扰的响应
大兴安岭火干扰和森林NPP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