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秸秆分解的微生物学过程与调控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7239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周卫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艾超,郭腾飞,张鑫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秸秆还田稳定性同位素探针稻田叠氮溴化丙锭预处理
结项摘要

Rice straw is rich in organic nutrients, but the utilization rate is less than 30%. One of the important limitation of straw utilization is that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rice straw is still unclear in complex paddy field, especially for the role of key microorganisms and its regulation mechanism. Here, we will use an integrative methodology in which 13C/15N double-labeled rice straw, propidium monoazide (PMA)-based approach, stable isotope probing (SIP) and exogenous straw-decomposing agent (i.e. Bacillus subtilis, Trichodermaviride and the newly discovered groups in this project) will be combined to study: (i) the composition changes in organic matter of straw residue; (ii) the role of core microbial groups and its ecological functions during rice straw decomposition; and (iii)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soil nitrogen level and microbial species on rice straw decomposition, in a red paddy soil which is the most typical soil in Jiangxi province. This research would be of great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high-efficient use of rice straw resources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水稻秸秆是丰富的有机养分资源,但利用率不足30%。限制水稻秸秆养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瓶颈之一是复杂水田环境下秸秆分解过程不清楚,尤其是对关键微生物的作用过程及其调控机理缺乏深入认识。本项目拟利用13C/15N双标记水稻秸秆,以江西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秸秆还田下水田秸秆残渣主要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组成变化;综合运用叠氮溴化丙锭(PMA)预处理、稳定性同位素探针(SIP)以及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viride)、新发现分解菌等外源腐解菌,明确红壤性水稻土秸秆分解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及分子生态功能,揭示氮素营养及微生物调控水稻秸秆腐解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为水稻秸秆高效还田及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水稻秸秆是丰富的有机养分资源,当前限制水稻秸秆养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瓶颈之一是复杂水田环境下秸秆分解相关微生物的生态过程及其调控机理缺乏深入认识。本项目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培养试验,结合胞外酶活性测定、磷脂脂肪酸分析、DNA稳定同位素探针分析以及高通量测序,研究氮素营养及外源菌剂调控水稻秸秆分解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稻秸分解速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180 kg hm-2下秸秆分解速率最大,水稻产量最高。同时,施氮180 kg hm-2下cbhI和GH48基因丰度较高,β-葡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和β-木糖苷酶活性相应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表明cbhI和GH48基因在水稻秸秆分解中起重要作用。放线菌门中的链霉菌目、链胞菌目和棒状杆菌目是水稻秸秆碳源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真菌群落子囊菌门中的散囊菌目、粪壳菌目和格孢腔菌目在秸秆分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此外,促腐菌通过影响秸秆残体微生物的定殖改变秸秆分解酶活,进而影响秸秆的分解速率,秸秆残体微生物总量、真菌、细菌量以及FUN/BAC、G+/G-与秸秆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在田间条件下,假单胞菌可以促进秸秆分解和养分释放,同时增产效果最好,可以作为新型分解菌剂。研究初步揭示了复杂水田环境下水稻秸秆分解与调控的微生物学机制,阐明了秸秆-土壤-外源菌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水稻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周卫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77125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7606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10106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213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70442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00109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207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7107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670516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186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288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1003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97601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7137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671044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秸秆分解过程中二甲基硫醚释放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批准号:4127309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吴婷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秸秆锌在红壤稻田的转化与利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3186058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孙刚
学科分类:C151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秸秆还田稻田中汞活化的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批准号:4167307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钟寰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批准号:4100117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戴晓琴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