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中的一些起到连接作用(如连接表面防热结构和内部装置)的部件,往往形成热量传导的"热桥",出现明显的"热桥效应"。为了有效地阻隔热量通过这些热桥部件向飞行器内部传递,必须使用耐高温、低热导率和高强度的热桥阻断材料。.本项目以低导热、高强度多孔陶瓷材料为研究对象,拟通过耐高温、低导热、高强度陶瓷材料体系的选择和优化、气孔结构的调控和纤维增强多孔结构的设计,通过相应的制备工艺的优化,制备出低导热、高强度多孔陶瓷材料,并揭示材料体系-制备工艺-气孔结构-综合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热/力匹配的规律,为该材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桥部件上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在本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重点开展了低导热、高强度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结构调控和热/力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和发展了新型的多孔陶瓷的制备工艺,包括凝胶注模工艺、冷冻注模工艺、气凝胶填充工艺、纤维增强工艺、熔盐及扩散结合工艺、水热合成工艺等;发展了多孔结构的设计和调控方法,制备出均匀气孔结构、梯度定向通孔结构、气凝胶填充的多孔结构、纤维增强结构、全纤维多孔结构、多级气孔结构等多种新型的多孔陶瓷;制备出超轻质、超高气孔率(60~90%)、高强度(10~140MPa)、超低热导率(低至0.02W/(mK))的多孔陶瓷材料,揭示了材料体系-制备工艺-气孔结构-综合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规律,为该材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桥部件上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此外,根据多孔陶瓷材料国内外发展的动态,拓展了多孔陶瓷材料的结构控制和多功能化的研究内容,开展了多孔压电陶瓷及其磁电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组件、多孔结构超级电容器材料、多级孔结构的氧化物空心球及其催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较好的研究结果:(1)制备了3-1型多孔PZT陶瓷、3-1型PZT/epoxy压电复合材料和3-0-1型PZT/ CoFe2O4/epoxy磁电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或磁电性能;(2)制备了具有中空核壳结构的Al@TiO2纳米复合材料,满足了负极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性能:在1 C的充放电速率下,在50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循环容量仍然保持在1200 mAh/g以上;(3)制备出具有海胆状多级孔结构的C@MnO2超级电容器材料,其比电容达到583F/g,并提出了相应的充放电模型和机理;(4)制备了结构可调的多级孔结构的Co3O4纳米空心粉体,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达300m2/g),很好的催化活性,可在325℃即可将CH4进行100%转化,比常规的转化温度降低了100~150℃。.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培养博士后3名(出站2名),博士生7名(毕业4名,1人获2015 年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硕士生3名(毕业1人),国际交流学生3名。共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全部有基金标注,包括Nature Commun.),其中SCI收录41篇,EI收录8篇。共获得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新申请3项,包括1项国际专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针状莫来石-氧化锆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结构调控及隔热性能研究
超轻质、高强度防/隔热多孔陶瓷材料的设计、制备及防/隔热机理
低膨胀高导热镁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调控机理
高承载低摩擦仿生结构高强度水凝胶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