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典型灾害性天气的关键物理化学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7516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林文实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陆希,陈志雄,陈俊文,张团团,李芳洲,汪冬冬,沈晓钿,曹琪敏
关键词:
云物理云参数化微物理过程
结项摘要

Aerosols in polluted air act as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or ice nuclei, forming cloud and fog, and affecting rainfall amount or frequency. This is known as the aerosol indirect effect, or aerosol and cloud interaction. The ability of aerosols to act as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depends on many factors, including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erosol siz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se factors also influence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in cloud. However, the actual mixing state of aerosols in cloud is complex, and may be rapidly altered through physical and chemical atmospheric transformations. Here, a coupled mesoscale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 including aerosol and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cloud microphysics is used to simulate typical disaster weather events in the South China. This study examines weather events and emission sources in the South China. We use this system to carry out sensitivity tests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chemic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and depression of weather events.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f weather events also a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Our study provid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erosols and weather, as well as how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its related chemical processes affect the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eather. Such data will enhance the accuracy and scope of numerical predictions for air quality and extreme weather events.

大气污染所致的气溶胶可以充当云凝结核或冰核,参与到云的形成过程中并影响降水, 这称为气溶胶的间接效应或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云凝结核或冰核的活化能力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气溶胶粒子形状大小以及大气气溶胶的化学成分有关,并进而会影响到云中的微物理过程。然而实际大气的云内情况非常复杂,大气化学反应和云微物理过程同时快速地进行并且相互起作用。本项目采用一个包括云微物理与气溶胶化学以及大气化学过程的中尺度模式用于华南地区的典型灾害性天气个例数值模拟。模拟试验考虑华南地区的不同天气过程、不同排放源等的影响,并主要针对大气化学过程做批量敏感性试验,对比模拟分析这些化学过程对灾害性天气的作用,同时计算出灾害性天气的云微物理过程并作比较。旨在研究影响灾害性天气的关键云微物理过程和关键大气化学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本项目将有助于理解大气污染与天气气候的相互作用,为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和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围绕着华南地区典型灾害性天气的关键物理化学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围绕着华南地区典型灾害性天气的关键物理化学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生物质燃烧排放源、人为排放源、自然排放源的结果,在降水过程中均有抑制的作用,对于对流的发生有推迟效应,并且使得降水的分布更趋于集中。气相化学方案的选择,相比于RADM2方案,CBMZ方案模拟的降水中心地面温度偏低,相对湿度偏高,污染物浓度偏低,降水强度偏强。当气溶胶数量尺度分布的标准差增加,在8km高度上,冰晶核化和凝华速率增加,冰晶收集云滴和雨滴冻结过程增强,导致冰晶有效半径增大。当降低硫酸转化为硫酸盐气溶胶的核化速率Jnuc,积聚模态硫酸盐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几乎在所有时间和所有高度上都增加,由于在降水发展阶段 4~8 km 高度上更多硫酸盐气溶胶吸湿、凝结增长消耗更多水汽,故在降水极值阶段水汽减少,导致凝结和凝华过程减弱,雨滴和冰晶生成量减少,冰晶融化和雨滴收集云滴过程减弱,最终冷雨和暖雨的生成速率减弱造成地面降水减少。 对比低气溶胶排放情景,高浓度气溶胶排放情景下的气溶胶活化凝结形成数量和质量浓度更大、但有效半径更小的云滴,大量水汽被消耗,云滴和雨滴的碰并效率和雨滴凝结速率降低,造成区域平均降水和对流受到抑制,在水平分布上降水极值受到抑制且空间分布更加集中。气溶胶的间接效应比气溶胶的直接效应更为显著。然而,对降雨过程有明显不同的作用。直接效应主要对雨水的形成起积极作用,而间接效应可抑制降水强度的增加,有助于维持降水。在相同的云微物理方案下,使用 MOSAIC(八个分档)气溶胶方案模拟的两个试验拥有更高的气溶胶浓度、云凝结核数量和云水混合比,发生强降水区域的面积比使用MADE/SORGAM 方案的两个试验分别高 40%和 50%。 通过本基金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华南地区典型灾害性天气的关键物理化学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2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3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4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5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林文实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375036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775066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7514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典型空间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三维数值模拟初探

批准号:40374056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冯学尚
学科分类:D0411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智能模拟和预报研究

批准号:49070232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张镡
学科分类:D0501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灾害性天气暴雨洪水过程演化与防洪分类调度方法研究

批准号:5127902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弛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青藏高原热源与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9133721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跃清
学科分类:D0501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