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程序性坏死在黑色素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77082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9.00
负责人:孙保存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7
结题年份:2010
起止时间:2008-01-01 - 201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诗武,张丹芳,马跃美,王旭东,高松源,李岩,崔艳芬
关键词:
核酸内切酶线形程序性坏死血管生成拟态黑色素瘤缺氧
结项摘要

本课题组前期在人体和小鼠黑色素瘤组织中观察到呈线状排列的细胞死亡模式,这种死亡方式为最近报道的介于坏死和凋亡之间新的细胞消亡方式- - "程序性坏死",并提出其可能在局部缺氧微环境变化下,部分肿瘤细胞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自主消亡,其意义可能是为建立肿瘤局部微循环提供必要的空间结构。本研究拟采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观察肿瘤细胞在局部缺氧时是否可促发这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方式,并影响肿瘤局部微循环模式- - 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的建立。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测实验过程中肿瘤侵袭相关蛋白酶、凋亡相关蛋白、细胞黏附分子、缺氧诱导因子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变化,初步阐述微环境变化影响肿瘤血液供应模式形成以及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又可进一步丰富肿瘤微循环理论,而且可为探索新的抗血管治疗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孙保存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MLKL介导肝细胞程序性坏死在肝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7056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晖
学科分类:H031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Nodal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内皮样转化在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批准号:8120164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陆霞
学科分类:H18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程序性坏死通路在PRV变异株感染与诱导坏死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90227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勾红潮
学科分类:C18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RIP1依赖的线性程序性坏死促进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307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丹芳
学科分类:H1808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