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中发现,相同期别,相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中,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存在差别。本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表明治疗中放射敏感和放射抗拒的肿瘤在失败方式存在明显差别, 提示如果能够预测鼻咽癌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制定适当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疗效。我们的前期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在小样本中发现经临床证实的放射敏感和放射抗拒的肿瘤间表达差异明显的有181个基因,其中83个已知基因功能明确,分属DNA 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转录调控及信号传导等相关通路。并在小样本中用检验了部分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CCNF在放射敏感和放射抗拒的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本课题拟在临床发现的问题和得到小样本临床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影响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分子机制,其结果有望能够应用于临床,指导鼻咽癌治疗的个体化设计,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疗效。
临床实际治疗中发现: 相同期别,相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中,由于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存在差别导致失败模式存在差别。本研究基于在临床中观察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前期研究基础上,期望通过对不同失败模式鼻咽癌组织样本的全基因分析,寻找预测鼻咽癌放疗抗拒或容易转移的基因。.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临床研究方面,对本单位所收治的鼻咽癌患者,疗前收集肿瘤组织标本,给予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和全程随访,收集患者的生存情况和失败模式。实验室研究方面,采用Illumina HiSeq X10平台完成了37例鼻咽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配对外周血DNA的全基因组测序,测序数据经成分和质量评估、组装结果分析、基因表达注释、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等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鼻咽癌各临床特征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随后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Gene Ontology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及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等多种策略探讨这些基因可能构成的分子网络。.我们的研究项目临床方面治疗和收集了超过500例鼻咽癌患者及其组织标本,通过密切随访,建立了鼻咽癌治疗和随访临床数据库,收集到了满足实验室分析的失败患者数量。临床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2篇,获得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2015年第57届年会大会报告并被评委本年度最佳论文(BEST of ASTRO ),实验数据分析发现了发现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SNV、Indel、CNV、SV等体细胞变异及其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验证,相关论文在准备当中,拟投稿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本研究为后续鼻咽癌的深入研究提供潜在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基因指纹法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广西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分子生物学研究
HMGB1介导自噬对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鼻咽癌糖酵解通路关键基因遗传多态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