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介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燃料电池电极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307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杨正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鲁东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蒙延锋,姜玮,徐胜广,张锦峰,张思源,冷长松,于士锋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介孔碳催化剂载体耐腐蚀燃料电池
结项摘要

燃料电池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应对环境和能源挑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燃料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催化剂载体易发生腐蚀,使用寿命短。本项目提出一种具有化学稳定性的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将低成本的介孔碳材料与化学稳定性好的无机材料相结合,通过致孔剂、无机物、酚醛树脂或蔗糖的自组装过程,制备一系列孔隙率高、导电性好的抗腐蚀复合载体材料,并通过原位复合、浸渍还原、电化学沉积等方法将催化剂纳米颗粒负载在载体中,考察复合材料在燃料电池电极中的氧还原活性、循环寿命等性能。选择适当的无机材料,合理控制复合材料的组成、配比以及孔结构,使介孔碳和无机物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可以优化催化剂载体的抗腐蚀性能、导电性和传输效率,有望提高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项目摘要

本项目围绕纳米结构碳/无机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质展开研究,通过致孔剂、酚醛树脂、无机物的自组装技术、纳米铸造技术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孔隙率高、导电性好的介孔碳/无机物复合材料。纳米结构无机物和多孔碳的协同作用使复合材料的稳定性显著提高。选择适当的无机物前驱体,合理控制复合材料的组成、配比以及孔结构,使介孔碳和无机物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可以优化材料的稳定性、导电性和离子传输效率,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使用寿命。项目深入研究了介孔碳/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目前电极材料成本高、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望为新型绿色能源的应用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介孔氧化铝-碳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加氢的应用

批准号:5160307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学勤
学科分类:E03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碳基介孔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相变热特性研究

批准号:5167205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于佳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介孔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新型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批准号:2180119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勇
学科分类:B0111
资助金额:2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氮掺杂有序介孔碳布集流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柔性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批准号:5177218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瑞丽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