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以来,HIV感染人数发展势头迅猛。新发病例正以30%的速度增长,我国人种相对西方人更易感染HIV,而且医疗保障基础相对薄弱,一旦对AIDS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急需临床有效的防治药物以用于AIDS的防治。研究发现,HIV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其表面的融合蛋白要通过形成发夹结构才能发生膜的融合,这种结构的形成是HIV病毒感染宿细胞的关键过程。本题主要针对HIV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机理,基于gp41及人体呼吸合胞体病毒融合蛋白的三维结构设计筛选可以抑制HIV病毒与宿主细胞膜发生融合的活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以用于HIV临床治疗。由于通过抑制HIV病毒与宿主而不同于以往的核苷类似物及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全新的作用机理,不会产生其它类型抗病毒药物的反弹作用,不会使病毒产生抗药性,与现行的HIV临床治疗药物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HIV gp41环状区域作为抗艾滋病药物新靶点的研究
基于PCAF Bromodomain三维结构的抗艾滋病药物的设计与合成
基于抗炎小分子的无机金属药物的合成、结构和作用机理研究
基于结构的抗糖尿病药物分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