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病原真菌产生的具有杀草活性的植物毒素,往往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及独特的作用位点,是开发生物源除草剂及新颖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源泉。草茎点霉SYAU-06菌株是鸭跖草高致病性菌株,从其培养滤液中纯化获得了草茎点霉毒素Ⅲ。该毒素致病作用与光照无关,可迅速导致叶片失绿,且与已报道的草茎点霉毒素分子量均不同。本项目在进一步精确鉴定草茎点霉毒素Ⅲ的化学结构;研究其对鸭跖草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从鸭跖草叶片克隆脂烯酰基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ENR)基因,从转化的大肠杆菌中纯化ENR,研究草茎点霉毒素Ⅲ对ENR活性的影响,揭示草茎点霉毒素Ⅲ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而破坏细胞膜的机理;研究草茎点霉毒素Ⅲ对叶绿素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其对叶绿素破坏作用的机理。明确草茎点霉毒素Ⅲ的作用位点,为进一步开发新型生物除草剂、寻找新型除草剂先导化合物及作用靶标奠定基础。
草茎点霉SYAU-06菌株是鸭跖草高致病性菌株,本项目从其培养滤液中分离纯化草茎点霉毒素Ⅲ,鉴定草茎点霉毒素Ⅲ的化学结构并研究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草茎点霉SYAU-06菌株的培养滤液具有除草活性,可以强烈抑制鸭跖草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的伸长,抑制植株生长并引起叶片失绿。系统研究了除草活性物质的产生条件和提取条件。以生物活性测定为导向,采用薄层层析法(TLC)、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纯化出草茎点霉毒素Ⅲ,结合IR、MS、NMR的检测和元素分析,鉴定出草茎点霉毒素Ⅲ为2-甲基-3,5-二硝基苯甲酸甲酯,分子式C9H8N2O6,分子量240。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草茎点霉毒素Ⅲ对鸭跖草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了草茎点霉毒素对鸭跖草叶片组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草茎点霉毒素Ⅲ对鸭跖草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揭示草茎点霉毒素Ⅲ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而破坏细胞膜的机理;研究草茎点霉毒素Ⅲ对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功能的影响,揭示其对叶绿素破坏作用的机理。项目明确草茎点霉毒素Ⅲ的作用位点,为进一步开发新型生物除草剂、寻找新型除草剂先导化合物及作用靶标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导致采后龙眼果实腐烂的拟茎点霉产胞壁降解酶、角质酶及致病机理研究
柑桔茎陷点型衰退病毒致病机理研究
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菌检疫生物学及控制措施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茎点霉系统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