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研究HO-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0093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邹朝霞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WeiWang,李强,毕武春,吕志武,肖海凤,高涵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血红素加氧酶IL6肝癌转移
结项摘要

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率高已成为提高肝癌远期疗效的关键问题。寻找一些对肝癌预后具有诊断价值的标志性分子将为肝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已有研究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HO-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HO-1与肝癌转移复发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我们课题组的前期结果表明HO-1可能与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相关,但具体机制不清。研究表明HO-1具有强大的抗炎活性,可以通过其产物CO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而促炎因子IL-6与肝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拟在细胞水平验证HO-1可能通过其产物CO抑制IL-6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并深入研究参与此过程的信号传导通路。在动物水平,利用近红外荧光探针成像技术观察小鼠体内HO-1表达及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转移能力以及IL-6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为阐明HO-1在肿瘤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肝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摘要

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和活体成像技术在细胞和动物水平观察了HO-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首次发现:(1)HO-1过表达能够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2)IL-6在HO-1抑制肝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3)HO-1通过其分解产物CO调节肝癌细胞迁移能力和IL-6的表达;(4)CO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减少IL-6的表达,从而抑制了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5)裸鼠肝内接种实验表明HO-1过表达的肝癌细胞能形成较小体积的肿瘤;(6)近红外荧光标记探针可作为活体内肿瘤检测的有效途径。上述结果证实了我们提出的HO-1抑制肝癌转移的假设,为肝癌转移分子机制的探索提供新的证据和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2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DOI:
发表时间:
3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DOI:10.3969 /j.issn.1002-266X.2016.23.023
发表时间:2016
4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5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18.07.019
发表时间:2018

邹朝霞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肿瘤靶向性近红外荧光染料在PDX模型活体成像中的应用及相关机制

批准号:3157234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师长宏
学科分类:C0408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近红外分子荧光影像靶向定位肝癌转移机理研究

批准号:3097349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鲁
学科分类:H1809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近红外硅基pH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批准号:2147508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双少敏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可控小分子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单细胞成像分析中的应用

批准号:2190704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迟宝珠
学科分类:B07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