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田间自然鉴定、人工接种鉴定等方法,对我国500份野生、半野生大豆进行了为期3年的抗性鉴定,从中发掘出抗灰斑病种质3份,高抗孢囊线虫种质5份,高耐盐种质5份,为大豆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源,也为大豆抗病、耐盐机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素材。对我国不进化类型大豆进行结构植物学、孢粉学研究表明,大豆次生木质部结构及花粉的形态特征在大豆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随着进化程度的提高,维管束的数目和导管数目由少变多,花粉的外壁纹饰由皱块向粗皱块、穿孔演化,明确了大豆各种组织细胞的来源及功能。构建了大豆rbcS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根据我国不同纬度、不同进化型大豆的SSR、AFLP、RAPD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大豆的分类问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三角帆蚌金色品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山西野生大豆优异抗旱基因型育种价值的研究
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核心种质构建及优异抗源发掘
山西野生大豆群体抗旱相关性状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野生大豆优异种质的评价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