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嗜流产衣原体是一种寄生在宿主细胞的胞内菌,该病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动物和人,引起生殖障碍,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理想的衣原体免疫保护需要CD4+介导的Th1免疫应答,也需要体液免疫阻止再次感染。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捕获外来抗原,发育成熟并递呈抗原,促进Th1型免疫应答和细胞毒性反应,同时促进B细胞生产抗体。本课题前期研究显示嗜流产衣原体多型外膜蛋白Pomp18是一种Ⅴ型自转运蛋白,利用Pomp18重组噬菌体免疫仔猪后能产生良好的IgG应答和T细胞增殖。本课题重点研究Pomp18对DC功能影响。首先以荧光标记检测DC受体和受体介导的内吞噬特点;以体外培养DC为模型,观察Pomp18诱导DC成熟和Th1型免疫反应;其次观察Pomp18与Toll样受体结合后对DC成熟的影响,从而揭示Pomp18激发免疫应答机制。
流产衣原体(C. abortus)是一种专性胞内菌,能够引起动物流产,给我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流产衣原体能够感染怀孕妇女,导致怀孕妇女流产,这给人类公共卫生构成了巨大威胁。流产衣原体感染动物后造成持续性感染的机制尚不清楚,导致该病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本课题前期发现多型外膜蛋白Pmp18D是一种Ⅴ型自转运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特性,可能在衣原体免疫逃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围绕这个科学假说,本课题进行了树突状细胞( Dentri cells, DC)是否存在Pmp18D受体,研究Pmp18D诱导DC的成熟特点以及通过体外试验验证Pomp18诱导DC细胞成熟后发生的一系列免疫应答。结果显示Pmp18D体外刺激DC细胞,能够促进DC细胞成熟,上调表达CD40、CD80、CD86、MHC II分子,同时高表达细胞因子IL-1β、IL-6、IL-12 p70、MCP-1,增强DC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促进T细胞向Th1型免疫应答分化,动物实验也证实T淋巴细胞高表达IFN-γ。进一步发现Pmp18D通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以及NLRP3/ASC/Caspase-1炎症体的激活活化DC细胞,最终导致DC细胞表型的变化以及发挥抗原递呈功能。研究结果证实了本项目提出的科学问题-Pmp18D通过TLR4受体结合,诱导DC细胞的成熟而发挥免疫应答,Pmp18D是重要的免疫抗原。累计发表SCI 文章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274,最高影响因子为3.624。参加国际会议3次,1次口头发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猪嗜流产衣原体多型外膜Pomp18蛋白在细胞感染中的黏附功能研究
鹦鹉热嗜性衣原体多型外膜蛋白pmpD下调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
流产嗜衣原体媒介传播机制的探索研究
牛羊猪流产衣原体抗原相关性及免疫应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