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胺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影响的物质,食品中生物胺主要是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催化氨基酸脱羧产生的。由于发酵肉制品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及一定量的氨基酸,生物胺在发酵肉制品中广泛存在。本项目将对我国传统中式香肠中生物胺进行调查,并对生物胺的种类、水平做出客观评价,为消费者食用安全食品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检测、分离、鉴定传统中式香肠中具有氨基酸脱羧酶的微生物,研究其生长特性和产酶特性。同时研究生物胺产量少的产品中微生物特点和工艺特点,并在生物胺控制研究过程中借鉴和应用。将生物保鲜的理论引入传统中式香肠的生产,利用生物物质抑制具有氨基酸脱羧酶微生物的生长,控制生物胺的产生,使组胺在≤50mg/kg,酪胺≤100mg/kg,并且将生物胺的总量控制在≤1000mg/kg,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传统中式香肠的安全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发酵香肠中多酚类群体感应抑制剂对产气肠杆菌生物胺代谢的调控机制
传统发酵臭豆腐中微生物菌相结构解析及其对生物胺形成的内在作用机制
传统黄酒酿造中生物胺形成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制
传统发酵鱼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降生物胺菌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