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机制除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外,近年来又发现一种辐射致自噬性细胞死亡现象,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区别于以往从编码基因调控自噬入手的研究策略,以非编码基因microRNA为切入点,并结合表观遗传学调控来探讨自噬性细胞死亡的机制。首先建立辐射诱导自噬的细胞模型,在模型中筛选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确定其作用的靶基因,进而研究靶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及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状态;同时采用药物调整表观遗传状态以观察对microRNA及其靶基因的影响,阐明microRNA在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不但有利于揭示自噬性死亡的机制,而且通过表观遗传对microRNA的调控可以提供新的肿瘤生物标记、发现新的肿瘤治疗靶点,有助于研究新的基于microRNA的肿瘤诊断和治疗策略。
目的 自噬是一种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分解过程,或导致细胞死亡,或引发适应性反应而维持细胞存活。本研究旨在探讨辐射诱导自噬过程中miRNA及表观遗传学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构建载体,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NA与靶结合活性,集落形成、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定量RT-PCR、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和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死亡和周期。结果(1)辐射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辐射在乳腺癌(MCF-7和MDA-231)、结肠癌(HCT116)中诱发自噬性死亡,出现自噬性囊泡、MAPLC3 II型转化及再定位。(2)辐射敏感基因及敏感miRNA筛查:在MCF-7中经4 Gy、8 Gy照射后,分别有160个、236个基因发生改变,包括Beclin、DRAM、ATM(经Q-PCR实验证实);分别有53个、35个miRNA发生改变,其中miR-199a、miR-18a、miR-21等经实验证实。(3) miRNA对靶基因的双重调控:设计pri-miR载体及靶基因3’-UTR载体,经荧光素酶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miR-199a-5p、miR-18a对靶基因存在双重调控,即除了发挥基因沉默作用(miR-199a-5p在MCF-7中下调Beclin1和DRAM)外,miRNA还具有基因活化作用,如在MDA-231中miR-199a-5p上调Beclin1和DRAM、在HCT116中miR-18a上调ATM。(4)miRNA对自噬的调控:在MCF-7中外源性miR-199a-5p通过下调Beclin1和DRAM进而抑制自噬,在MDA-231中miR-199a-5p则上调Beclin1和DRAM从而促进自噬;在HCT116中miR-18a通过上调ATM进而抑制mTORC1使P70S6K去磷酸化从而促进自噬,miRNA上调作用与辐射改变细胞周期有关。(5)表观遗传学研究:辐射上调MCF-7中DNMT1表达,在MDA-231中下调其表达,给予自噬抑制剂3-MA后均发生逆转,表明自噬能够促进辐射对DNMT1表达的调控;辐射在MCF-7中下调HDAC3表达,给予3-MA后发生逆转,在MDA-231中辐射及3-MA作用后HDAC3无变化。结论 在辐射诱导的自噬调控中miRNA依细胞类型不同发挥双重调控作用,DNMT1和HDAC3的作用还取决于其所调控的抑癌基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机制的研究
唾液腺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的诱导及调控机制研究
板栗壳原花青素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及其机制研究
脱氧胞苷激酶dCK在电离辐射诱导自噬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