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人文地理学为研究视角,以工业遗产地的价值评价为命题,通过对工业遗产地等最新概念的界定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实现研究内容的概念化过程和建模准备;在此基础上,筛选评价指标并确定科学的评价方法,针对CVM的局限性和工业遗产地的特殊性,尝试对CVM的关键技术,如指标值、引导技术、受众人群范围的选择等进行本土化修正,以推进CVM统计分析模型的建立和谋求理论上的改进,完成研究内容的操作化过程并建立模型;运用改进后的模型测算的总价值尝试采用区间值处理并进行与支付意愿相关要素的有效性分析,完成研究内容和模型的应用与检验过程。.本研究对我国工业遗产地价值评价的一般模型和解决CVM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进行研究,是解决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政策滞后的关键环节和有益的尝试,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政策制定和选择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范式,这既是对理论的发展,也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前沿课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工业布局由传统的空间集聚向城市扩散演变,工业遗产的毁损甚至消失现象十分严重。目前社会普遍还没有认识到工业遗产的特殊价值,大部分工业遗产徘徊在国家各级文物保护范围之外,对工业遗产地实施保护的法规制度、政策措施、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整治等行政作为滞后,根本原因在于工业遗产的认定、价值评价和保护等相关政策制定究竟应该以什么为基准和目标,工业遗产能为社会带来哪些效益以及效益波及范围的大小等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还是空白。.我国对CVM的应用还不成熟,对工业遗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刚刚起步,因此,研究对象区域的工业遗产地理分布、历史特征、价值属性分析;针对CVM的局限性和工业遗产地的特殊性,筛选评价指标并确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对CVM的关键技术,如指标值、引导技术、受众人群范围的选择等进行本土化修正,以推进CVM统计分析模型的建立和谋求理论上的改进等内容,都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方向和难点。.本课题以对辽宁实地调研和进行面对面访谈发放二分式调查表的数据为依据,对98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通过进行与支付意愿相关要素的有效性、敏感性分析,得出WTP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去工业遗产地的次数、对辽宁历史的了解程度、对工业遗产的了解程度及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呈极显著相关;本次调查存在着对工业遗产的了解程度、受教育程度的极敏感性,所在地的较敏感性和其他因素的不敏感性;本课题以辽宁省内城镇职工人口数作为总体人群样本的原因在于调查结果表明省内受访者、城镇职工人口是意愿支付的主要人群。以2010年末辽宁城镇职工人口数为总体样本,运用改进后的模型测算总价值得出2010年辽宁工业遗产的总经济价值为18.44亿元,其中用于支付使用价值、存在价值、选择价值及遗产价值的比例分别42.6%,49.9%,15.7%及31.3%。对支付意愿统计分析表明,非使用价值(包括存在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是工业遗产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只有工业遗产的整体存在才可能满足现代人、子孙后代的需要和将来的选择利用,也是工业遗产资源保护最根本的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及共生管理研究—以辽宁为例
基于空间视角CVM的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
基于CVM法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价值评价与影响机理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城市为例
服务模块化价值网治理机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机理研究-以江西农产品加工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