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90%以上癌症患者最终死于肿瘤转移。肿瘤免疫逃逸和肿瘤干细胞(CSC)的存在是肿瘤转移和治疗失效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研究表明,TLR2表达于几乎所有肿瘤细胞;TLR2/Stat3信号系统活化促进肿瘤细胞免疫抑制和侵袭能力;靶向阻断TLR2,可逆转肿瘤细胞诱导的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减少肿瘤细胞肺转移和荷瘤动物死亡;与非CSC相比,CSC 表达更高水平TLR2以及VEGF和SDF-1。我们拟进一步研究TLR2调节CSC高表达VEGF和SDF-1的作用和机制,探讨TLR2信号对CSC功能和特性的调节作用和机制以及维持肿瘤细胞TLR2信号持续活化的内源性分子机制。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理解肿瘤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以及TLR2对CSC功能和特性的调节作用和机制,为寻找和鉴别可逆转免疫耐受的抗肿瘤药靶、开发新一代有效防治肿瘤转移药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有200多万人死于肿瘤,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Toll样受体介导不同性质的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多个环节中起重要作用。在肿瘤发生方面,敲除TLR2基因加强致癌物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小鼠肝细胞癌。TLR2缺陷导致损伤的肝脏不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免疫网络的缺陷进一步造成细胞老化出现障碍,肝脏的自噬功能减弱,氧化应激以及p62聚集体堆积,因而加剧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与之相类似的是,TLR4信号的缺失导致肝脏免疫网络的缺陷、细胞老化障碍、自噬功能减弱。TLR4信号能够调节DNA损伤修复成分Ku70的表达,TLR4信号缺失使以Ku70为核心的DNA损伤修复的机制发生障碍,损伤的DNA无法得以修复,进而加剧DEN诱导小鼠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在肿瘤转移的治疗策略方面,我们发现预防性给予TLR4和TLR9受体激动剂复合物(LPS+CpG),可提高抗肿瘤免疫力,激活IFNγ/STAT1信号通路,启动自噬机制,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从而抑制肿瘤转移。但是,发生肿瘤转移后再给予该复合物,却不能抑制肿瘤转移,因为该复合物既不能逆转肿瘤细胞诱导的STAT3激活,也不能激活IFNγ/STAT1信号通路和自噬机制。因此,抑制肿瘤转移的治疗时机至关重要。此外,我们发现采用TLR2抗体阻断肿瘤微环境中的Th2反应,联合使用CpG激活TLR9增强Th1型免疫反应,协同调节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的转移。.在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方面,我们发现与SMAD3相互作用的两个蛋白TRB3、DEDD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TRB3通过促进E3泛素连接酶Smurf2的降解提高pSmad3在细胞中的稳定性,从而发挥对Smad3介导转录活性的正调节作用。TRB3对Smad3介导的转录调节活性及TGF-β1靶基因表达具有正调控作用。干扰TRB3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DEDD可通过与关键自噬分子PIK3C3相互作用激活自噬,促进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Twist的降解,抑制并逆转EMT进程,进而抑制乳腺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与肿瘤转移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调节机制研究
补体C5a信号通路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化促进肿瘤转移机制研究
噬菌体调节S. aureus诱导TLR2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机制
酪氨酸蛋白磷酸水解酶与肿瘤转移信号传导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