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strategic competition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both are important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hile how the agglomeration impact on the choice for local governments' competition are still inconclusive.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establish a expansion model based on NEG,and carries out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is issue. Firstly, we construct a three-sector game model with information about local competition, then explore the micro mechanism for agglomeration effect on the choice;Secondly,we construct an index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inter-governmental tax competition, expenditure competition, transfer payment allocation and public goods supply by using threshold model, quantile regression and spatial econometric.Finally, we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gulate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and hence to better cultivate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dvant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chanism design. This research hopes not only to enrich the studies about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or NEG, but also contribute to recognize the general law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for public economics,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and useful reference to push regional integration 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for industry.
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地方政府的策略竞争是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然而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究竟会对地方政府的竞争带来怎样的影响,地方竞争性博弈又如何制约产业空间集聚,理论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课题拟拓展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和规范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构建一个富含地方政府竞争信息的三部门博弈模型,运用数值模拟等方法探讨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竞争的微观机制;然后对产业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综合使用门槛模型、分位数回归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政府间税收竞争、支出竞争、转移支付及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最后从机制设计的角度对规范政府间竞争以及更好地培育产业集聚优势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可以丰富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区域间协同发展的机制探讨,以及公共经济学对产业组织、产业发展转型的一般性规律认识,并为推进我国区域间经济整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供科学依据与有益借鉴。
产业集聚是中国工业化转型中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在尊重产业演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工业发展的合理布局进而优化生产要素跨区域资源配置,对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重大意义。在中国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治理和竞争模式下,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及工业布局的重塑整合,都离不开地方政府有针对性的、持久的产业政策尤其财税政策的助推。地区间政府竞争既显著制约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绩效,也深刻影响着地方经济发展的布局。本项目通过检验地区见间竞争对区域经济布局及区际间协同发展的效应效果,以寻求优化中国地方经济治理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一般性机制路径。. 研究工作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通过探讨显性集聚事实与隐性税收竞争机制之间的关联发现,地方政府对“集聚租”征税确实存在“因地而异”的差别,并表现为满足一定基础条件的“门槛特征”;(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集聚作为一种市场自发的调节机制,其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抑制地区间非良性税收竞争的效果;(3)在地方经济治理方面,纵向税收分成的激励和横向预算收支的约束均不同程度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征税行为,而自上而下的考核模式则使这种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表现出显著的政策外溢效应;(4)在财政关系治理层面,转移资金的分配也存在策略竞争,在地方政府争夺转移支付资金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仅“患寡”,也“患不均”。 这一发现为解释地方政府规模膨胀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总结而言,本课题主要从中国区域间政府竞争的现实切入,基于修正RHHI指数、E-G指数和D-O指数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发展的现状规律进行梳理,通过手工匹配的“企业-产业-城市”三维数据集,就产业集聚的影响及其与地区政府间竞争之间的空间互动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成果对于梯度发展特征明显的中国各地区,成功实现工业化转型、有效推进区域均衡发展乃至优化地方产业政策协同治理模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中国制造业空间有效集聚研究:基于产业集聚与企业异质性互动的视角
地方政府竞争与产业升级:基于企业微观视角的研究
基于知识溢出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与空间互动发展——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为例
产业集聚下的区域旅游业空间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