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落叶松人工林8块团状枝解析标准地和10块密度实验的固定标准地资料,全面分析了近30年来林分密度理论的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了目前常用各类林分密度指标间的相关性和相容性。现实林分完整的自然稀疏过程其形状呈反S型(双对数坐标),只是在林分发生大量枯损的某一阶段呈直线关系。以往建立最大密度线并视为直线的结论是不确切的。引入顺序统计量分布的理论,采用抽象化的方法确定林分极限密度为建立林分最大密度线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建立单木和林分有效冠动态模型,并采用林木有效冠大小作为与单木竞争指标,采用生长分析法反再参数化的方法建立了单木及全林分生长模型系统,采用该模型系统即可模拟不同林分条件下的林分动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对密度调整响应机制研究
应用节子分析技术建立落叶松人工林树冠特征动态模型
红松、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长动态的水肥耦合效应
速生丰产林(落叶松)土壤碳库时间动态及其对林分碳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