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无机薄膜电致发光的碰撞截面及过热电子分布。利用统一的电子分布函数,改变反映散射的调节参数,可得热或冷的电子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硫化锌掺铥不能得到好的蓝色电致发光的原因。选择硫化锶体系达到高亮度蓝色发光。在有机电致发光中,研究能量傅递为实现多色提供依据。利用循环伏电法,接触电位差法测定各层能级,确定戴流子注入的势叠。并利用插入阶梯势叠,发展低功函数电极调节双极注入载流子的平衡提高器件的效率。实现了高亮度蓝,绿及黄色器件。黄色亮度达一万危特以上。还研究老化机制,通过加入缓冲层,进行特殊掺杂及对透明电极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大大改善了器件的稳定性。黄色器件半亮度衰减时间达1500小时(初亮度165尼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添加有机物料对豫中烟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拉应力下碳纳米管增强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
有机发光器件中碳酸铯向有机材料电子注入机理的研究
有机及高分子薄膜电致发光的研究
有机光电子材料场诱导发光的几个物理问题
长寿命的有机及高分子薄膜电致发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