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殊方法(特殊蒸镀法,吸附诱导法)首次制备出有明确结构的Pa(001)C(2×2)Mn和Rn(001)C(2×2)-Mn双组份表面,并表征出有面上Pa原子比Mn原了高0.2A。CO在此表面上仅线式吸附于Pa原子上,O原子桥式吸附在Mn-Mn和Pa-Pa原子上,首次发现在140K表面上生成了垂直于表面的CO2吸附种,而C2H4在140K也部分解离成C和H,与其吸附O生成CO和H2O,这些结果都很新颖。特别是利用高暴露Cl吸附诱导Ag(111)表面重构制备出有缺陷的Ag(111)表面,首次得到了只有分子氧或原子氧吸附种,可以研究单个吸附种的催化特性,发现分子氧吸附种能促进环氧乙烷分解而原子氧吸附种则抑制其分解。提出的机理被国外同行认为是一把新伞,包括了前面提出的机理并解释了他们茅盾之处。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大气气溶胶表面非均相反应的组份间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二元金属复合氧化物组份间相互作用对砷吸附性能与机制的影响
组份可调的合金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SERS效应在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分子筛负载高分散双组份氮化钼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