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诱导植物产生负防御,即诱导引起另一种害虫的聚集和严重为害,这种诱导使植物诱导抗性应用面临风险。但迄今国内外尚未有虫害诱导负防御机制的研究报道。前期研究表明,油松球果小卷蛾对油松球果的先期危害,明显引起松果梢斑螟更为严重的危害。本申请在梢斑螟幼虫期,比较无损球果、虫害球果、MeJA和机械损伤球果萜类合酶(TPS)基因表达差异性,比较不同处理、不同时间球果挥发物的组成和比例,研究不同处理球果挥发物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在梢斑螟成虫期,比较无损球果和虫害球果挥发物释放的昼夜差异;采用GC-EAD、EAG、Y-型嗅觉仪等技术,研究梢斑螟雌雄成虫寄主选择的模式,以及引诱剂、驱避剂和增效剂。从虫害诱导萜类挥发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和释放特点,到寄生蜂和梢斑螟成虫的寄主选择,研究油松-球果害虫-天敌的互作关系,探讨虫害诱导的负防御机制,提出诱导防御实践中负防御的避免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松果梢斑螟对虫害诱导防御的抑制作用研究
世界梢斑螟属的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
虫害与茉莉酸诱导的水稻化学防御机制研究
虫害诱导油蒿挥发性物质在害虫寄主选择中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