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斑螟属昆虫广布于古北区和新北区,以幼虫钻蛀针叶树的枝、梢、球果等造成危害,是一类重要的林业害虫。由于同一种团内种间形态特征的高度相似性、地理分布的重叠性、以及寄主植物的交叉性等,使得准确鉴定该类害虫的难度加大,给害虫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本项目拟综合形态学(幼期及成虫期)、生物学(寄主植物与危害部位)和生物地理学特征,以及分子遗传标记(COI, COII, ITS, 16S基因),探索准确鉴定梢斑螟属近缘种的有效特征,阐明各类特征在梢斑螟属近缘种间的差异,揭示各类特征在梢斑螟属近缘种鉴定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并奠定其在斑螟亚科其它近缘种鉴定过程中的借鉴意义。同时,运用比较形态学、分子系统学和支序系统学原理,阐明世界梢斑螟属各种团间和种间的谱系演化关系及历史生物地理学,修订和完善分类系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斑野螟亚科三相似属(卷叶野螟属、阔野螟属和切叶野螟属)的分类修订(鳞翅目:草螟科)
中国水生螟蛾的比较形态学与DNA条形码研究(鳞翅目,草螟科,水螟亚科)
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分类与区系研究
中国斑螟亚科分类修订及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