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 (asthma) 是儿童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从哮喘发病机制上寻找特异性防治和根治哮喘的方法一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课题组通过比较新生期卡介苗(BCG)与重组BCG接种后对哮喘动物模型Th17发育及Th1/Th17平衡的影响,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BCG抗哮喘作用的干扰作用是否与Th1/Th17失衡有关,明确重组BCG新生期接种能否抵抗RSV对BCG抗哮喘的干扰作用,进一步阐明T细胞亚群尤其是Th1/Th17平衡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为寻找早期干预T细胞亚群发育,从一级预防水平预防哮喘发生提供崭新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从哮喘发病机制上寻找特异性防治和根治哮喘的方法一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本课题拟进一步:(1)比较新生期WT-BCG与rBCG接种后对动物模型Th17发育及Th1/Th17平衡的影响;(2)观察RSV对WT-BCG抗哮喘作用的干扰作用是否与Th1/Th17失衡有关;(3)明确rBCG新生期接种能否通过调节Th1/Th17亚群分化和功能平衡从而抵抗RSV对BCG抗哮喘的干扰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新生期IL-12+-BCG接种在小鼠肺部诱导IL-17/Th17细胞优势发育,在小鼠脾脏显著诱导产IFN-γ/Th1细胞和Treg细胞优势发育,提示新生期加强Th1类免疫应答可促进Th1、Th17与Treg分化发育且具有组织特异性;2、哮喘模型致敏期辅助性T细胞亚群中以Th2类细胞应答占优势,肺泡灌洗液中IL-5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在激发期,气道急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则主要由IL-17介导,而进一步阻断IFN-γ作用则不能建立哮喘模型;3、BCG新生期接种抗哮喘作用机制与IFN-γ/IL-17平衡相关,进一步降低IFN-γ水平而不是IL-17水平可加强BCG抗哮喘作用,RSV逆转BCG抗哮喘作用的机制在于RSV感染导致IFN-γ增加;4、新生期接种IL-12+-BCG有抗过敏反应和抗哮喘作用,机制是通过IL-12诱导IFN-γ水平升高从而下调IL-17/IFN-γ平衡和诱导IL-10、Tr产生下调Th17/Th1平衡。但IL-12+-BCG并不能对抗RSV对BCG抗哮喘的逆转作用,原因可能和RSV抑制气道IL-12产生有关。上述研究真实模拟了经历RSV感染后儿童哮喘自然发病的动物模型,结果进一步阐明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尤其是IFN-γ/IL-17平衡、Th1/Th17平衡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为寻找早期干预T细胞亚群发育,从一级预防水平预防哮喘发生提供崭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共完成论文4篇,其中包括SCI 2篇(一篇发表,一篇欧洲免疫学杂志审稿中),CSCD核心库2篇。成功举办一次国际呼吸病学会议,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基金一项,重庆市卫生局课题一项,申请专利一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所培养研究生获得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Tregs/Th17细胞平衡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中的作用及干预研究
BCG在DC和Tr1水平进行干预防治哮喘的研究
Bregs调控Th1/Th17/Tregs平衡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Th1/Th2/Th17/Treg 线性家族在妊娠期哮喘中的免疫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