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形态-地理学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的文献研究、大量标本的形态比较分析、野外居群调查,结合必要的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研究,探讨豆科黄檀属黄檀组(31-40种)性状的进化及其分类学意义;解决该类群中疑难类群的分类,界定黄檀组的范围与地理分布,建立一个较自然的组下分类系统。..该项目的开展,将会澄清黄檀组系统分类与分布,为黄檀属的属下分类(其他组的范围界定)提供新的证据,为下一步开展世界性黄檀属的分类学修订打好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CT影像组学对肾上腺乏脂腺瘤与结节样增生的诊断价值
亚洲黄檀属植物(豆科)分类学修订
非洲黄檀属(豆科)分类学修订
亚洲红豆属(豆科)分类学修订
甘草属(豆科)的分类学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