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红豆属(豆科)分类学修订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7024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李世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向旭,汤银珠,NongVanDuy,许东先,崔菲
关键词:
分类学修订豆科红豆属亚洲
结项摘要

Ormosia Jacks. is one of the basal groups of subfamily Papilionoideae of Leguminosae. It contains about 130 species, disjunctly distributed in tropical Asia and the Americas. Among the 50 species occurring in Asia, 37 species are recorded in China. Due to lack of investigations and scarcity of specimens, 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Evidences with potential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such as characters from anatomy, palynology and cytology are poorly known.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limited number of gros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nly. The present project intends to clarify the generic delimitation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to reveal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roblematic groups, and to revise the genus Ormosia occurring in Asia as part of our endeavour for a revision of the whole genus eventually.

红豆属是豆科蝶形花亚科的基部类群之一,全世界约13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美洲地区,其中亚洲约50种,我国已知有37种。由于野外调查不足,该属现有标本较少,在系统学上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等研究很少甚至空白,目前的属下分类系统是基于少数性状建立的,预见性较差,在分类学处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本项目拟采用"形态-地理学"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的文献研究、大量标本的形态比较分析、野外居群调查,结合必要的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研究,探讨红豆属性状的系统学及分类学意义,解决该属中疑难类群的分类,澄清亚洲红豆属属下等级的范围与地理分布,建立一个较自然的分类系统,并撰写分类学专著,为下一步开展世界性红豆属的分类学修订打好基础。

项目摘要

红豆属植物 (Ormosia Jacks.) 全世界约有130个种,主要分布在热带美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西北部;经研究统计亚洲产红豆属植物59种,2变种。其中按国别,中国产红豆属最多,有35种,越南和马来西亚分别有16种和12种。在文献研究、标本研究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着重对国产的种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中将喙顶红豆 (O. apiculata L. Chen) 和缘毛红豆(O. howii Merr. & Chun)处理为软荚红豆 (O. semicastrata Hance) 的新异名;为锈枝红豆(O. ferruginea R. H. Chang)指定了新模式;为O. elliptica Q. W. Yao & R. H. Chang, O. henryi Hemsl. & E. H. Wilson以及O. mollis Dunn三个名称指定了后选模式。.对红豆属进行了性状分析与评价,认为花部形态和荚果形态相对于前人过多使用的叶部形态更为重要,其中雄蕊发育数目、荚果内壁是否具有横隔、种皮是否易剥离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花冠形态、萼齿萼筒长度比、花梗长度、荚果形状、质地、种子数目和种脐形状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对本属6种植物的花粉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6种红豆属植物的花粉为单粒,花粉粒具有3孔沟,极面观为近3瓣裂圆形,赤道面观为长圆形或近圆形,萌发孔为横长型。花粉外壁纹饰分为微网状和孔状2种。花粉外壁纹饰和萌发孔类型在属下种间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基于核基因ITS和叶绿体matK片段,对国产红豆属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共取样19个种32个样品,涵盖了张若蕙系统的全部3个组。结果表明,红豆属中国种类分为了支持率较高的2支。同时依据分子系统的结果对前人提出的属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评价,目前仍然缺乏较为自然的属下分类系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DOI:10.16441/j.cnki.hdxb.20190247
发表时间:2019
2

中国一新记录属——厚隔孢属(Chlamydopsis)

中国一新记录属——厚隔孢属(Chlamydopsis)

DOI:
发表时间:
3

变豆菜属15种植物的果实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变豆菜属15种植物的果实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DOI:
发表时间:
4

伞形科山芹属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

伞形科山芹属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

DOI:10.7606/j.issn.1000-4025.2017.081540
发表时间:2017
5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李世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67019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0004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7017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亚洲黄檀属植物(豆科)分类学修订

批准号:3107017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世晋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非洲黄檀属(豆科)分类学修订

批准号:3167019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世晋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甘草属(豆科)的分类学修订

批准号:3057011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朱相云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亚洲豆腐柴属 (唇形科) 的分类学修订

批准号:3146004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波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