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进入老龄化社会,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据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再狭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从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里选择具有抗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国家二类药物- - 榄香烯,为研究目标,检测并发现榄香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作用机理以及内皮细胞损伤、力学刺激对这一作用的影响;制备并获得电纺法制备榄香烯纳米纤维膜的体外释放动力学参数,及其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机理。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于预防和治疗再狭窄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对于深入了解再狭窄的分子机制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可以为榄香烯在心血管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支持,为支架内再狭窄的中药和介入治疗新途径提供理论支持。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可迅速实现血运重建等优势,目前已成为治疗血管狭窄的重要手段。雷帕霉素、紫杉醇等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使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下降到5%~10%,但洗脱药物抑制内膜增生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的修复,导致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再狭窄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其增殖和迁移是血管内膜增厚的一个重要机制。VSMCs在支架植入后的增殖与肿瘤的发生有相似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都与细胞大量增殖和凋亡减少有关,有研究者甚至将再狭窄比做血管平滑肌的良性肿瘤。目前临床常用的抑制平滑肌细胞药物多为抗肿瘤药物和细胞增殖抑制剂。药理学及临床研究证明,榄香烯是一种疗效确切的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对体内外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此外,还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全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和扩张血管等改善血循环的作用。在项目组前期研究基础上,本项目对榄香烯抗VSMCs增殖和迁移的机理做进一步研究,揭示其抗再狭窄的机理,为榄香烯在心血管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支持。主要研究内容:榄香烯对正常VSMCs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榄香烯对经PDGF诱导的VSMCs表型转化和增殖的作用;在力学刺激条件下,榄香烯抗VSMCs增殖的机理;榄香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制备榄香烯纳米脂质体,并采用静电电喷的方法制备含榄香烯的纳米缓释涂层/膜。结果显示榄香烯对正常VSMCs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与榄香烯增加其凋亡和抑制细胞间的连接有密切关系;榄香烯能够明显抑制PDGF诱导的细胞表型转化,使S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榄香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低浓度时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榄香烯不仅能有效抑制VSMCs迁移和增殖导致的再狭窄,还能预防支架植入后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制备了榄香烯纳米脂质体,采用电喷等方法制备了榄香烯纳米缓释涂层/膜,为榄香烯在药物洗脱支架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项目也研究了在周期性张应力存在条件下,榄香烯抗VSMCs增殖的作用,实验结果证实榄香烯能引起由力学信号改变导致的差异基因表达变化。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 4篇,EI 1篇,CSCD核心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件,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放射性支架抑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研究
b-榄香烯抗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食管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机理研究
β-榄香烯对良性气道狭窄肉芽组织主要组成细胞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