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成果:1、证实“延髓内脏带”神经元参与内脏活动、应激反应和内分泌的调节有关,从而明确了“延髓内脏带”即为延髓生命中枢的位置,为今后有关的生理、药理、病生及临床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并开拓了新的领域;2、从形态与生理学上证实了“延髓内脏带”与前脑边缘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作用,第一次在光、电镜水平证实了“延髓内脏带”经外侧结合臂旁核至杏仁中央核的间接投射;3、证实了“延髓内脏带”参与神经免疫调节,发现了一条新的途径。4、在实验中成功地开展了各种多重标记法。共发表论文22篇(其中国际刊物7篇,国内15篇),在1996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1次,受到国内外学者好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延髓“内脏带”的形态、生理学研究
“延髓内脏带”在神经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头面部躯体传入在延髓中与内脏传入汇聚的形态学研究
基底前脑自发神经活动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皮质-边缘系统的神经调节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