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准一维"Z"型和3(5)-原子环型导电铁磁高聚物的电性、磁性特点,应用孤子、极化子理论,并考虑掺杂效应,建立一套研究兼具电、磁双重特性的有机高聚物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理论模型,并用平均场近似方法进行解析和数值求解,研究体系的电、磁相变的机理;同时,我们还将对准一维"Z"型和3(5)-原子环型导电铁磁高聚物的电子结构、磁性和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从头计算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得的结果,改善理论模型,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我们还用从头计算方法,通过寻找合适的掺杂剂和自由基来设计稳定、有望成功合成的准一维导电铁磁高聚物,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准一维"Z"型和3(5)-原子环型导电铁磁高聚物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的理论研究,为设计这种新型功能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指明方向。
有机导电铁磁高聚物是分子固体领域的一个活跃的方向,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本项目的研究中,通过对带自由基的反式聚乙炔的研究表明:反式聚乙炔的主链格点上出现符号和大小交替变化的π电子自旋极化云,格点间呈现反铁磁相互作用,自由基间的奇数个格点导致了系统的铁磁性基态;当自由基间有三个格点时,系统的磁性最强、最稳定且居里温度最高,这一结论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对设计有机铁磁材料有指导性的意义。通过第一性原理研究,我们发现尿素晶体的能带具有平带的特性,可以通过电子(空穴)掺杂获得磁性,是一个比较好的掺杂有机磁性基体。我们研究了C、N、O、F、HF、HF2 等多种掺杂剂,发现在尿素中掺入F,有望得到可以合成的有机铁磁性材料,其居里温度约为9.5K。. 对有机晶体及金属有机络合物两类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推-拉”基团导致分子间的电荷转移,形成超级电偶极矩,从而产生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取代基对二次谐波产生具有积极的贡献,但该作用受到取代基晶体局部对称性的影响。. 半金属磁性材料在半导体自旋器件中有重要的应用,对过渡金属配位分子基铁磁性材料Cu[C(CN)3]2、Mn[C(CN)3]2和Cr[N(CN)2]2的研究表明,该类材料的总磁矩主要来源于过渡金属离子,并且它们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半金属性,即使材料的晶格常数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材料依然具有半金属特性。我们还研究了X2YZ型Heusler合金,当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少于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时,该X2YZ型合金呈现出CuHg2Ti型结构;Co2MnSb和Ti2CoGe均呈现出半金属性,对Co2MnSb而言,计算得到的自旋磁矩与经典的Slater–Pauling规则非常吻合,然而对Ti2CoGe而言,自旋磁矩需要用新的Mt=Zt-18规则来解释,此外还发现在较宽的晶格常数范围内Ti2CoGe还能呈现半金属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磁电多铁性材料Z型铁氧体的磁介电效应研究
新型导电高聚物和导电高聚物合金的合成与性质
应变率效应耦合的填充型导电高聚物压阻效应研究
ABO3型铁电、铁磁晶体的相变及电子输运现象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