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催化化学发光的LC/CE检测器:POPs分析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506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苏颖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立春,吴曦,宋红杰,陈晨,罗娅敏
关键词:
光催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结项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研究POPs 的存在、分布、迁移、转化、归宿、代谢和处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由于环境中POPs 的分析对象广,污染含量低,其检测大都属于超痕量、多组分检测,对检测的特异性、选择性和灵敏度要求极高,被认为是当代分析化学领域的一大难点。本项目依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纳米粒子表面富集、光催化降解后,产物能参与化学发光反应这一特性,结合色谱分离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价廉、灵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

项目摘要

在本研究基金资助下,我们主要致力于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探索,以构建复杂样品中痕量组分的光学传感平台,拓展了半导体材料在分析领域,特别是生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本课题将氮化碳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发现其长寿命发光特性,从而建立了一种基于氮化碳的长寿命发光探针,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尿样以及细胞裂解液样品中生物硫醇的成像分析。 氮化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长寿命发光特性不需要额外的光激发,与荧光有机物或荧光半导体相比能够大大提高生物硫醇检测和成像分析的信噪比。同时我们还开发了氮化碳量子点-次氯酸钠和氮化碳量子点-铁氰化钾化学发光新体系,分别建立了水中游离氯,血清样品中多巴胺的测定新方法。新型的发光体系不仅发展了新的发光物质,同时也揭示了氮化碳新的光学特性。此外,本课题也开展了基于纳米硫化镉、氧化铟、银纳米团簇、银-碳点复合材料和氧化锌量子点等半导体材料,构建醇类和硫化氢气体传感器,以及一系列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测定复杂样品中手性半胱氨酸、肝素、葡萄糖, 磷酸盐的光学传感平台的工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苏颖颖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一次性微型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及其在多组份分析中的应用

批准号:2157502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丁收年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导电聚合物膜基长效、固态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器研究

批准号:2090501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丁收年
学科分类:B04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SWATH技术的PEG化药物LC-HR-MS/MS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批准号:8167339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顾景凯
学科分类:H3410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植物内源性多胺的LC-MS分析方法研究

批准号:3167037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冯钰锜
学科分类:C0210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