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肽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促炎症反应物质,利用B1和B2两种受体介导组织损伤后引起的血管反应和痛觉等。其中B2受体在机体为构成性稳定表达,而B1受体则为诱导性表达,即正常时B1受体不表达或低表达,当机体损伤或炎症时诱导B1受体高表达。一般认为B2受体介导急性痛觉,B1受体则介导慢性痛觉。本实验小组的前期工作阐明B2受体抑制神经元KCNQ/M通道、激活Ca2+激活的氯通道来增强神经元兴奋性而介导急性痛觉。而B1受体介导慢性痛觉的分子机制却一无所知。本课题拟从分子水平和整体水平系统研究B1受体介导慢性痛觉形成的分子机制,首先研究正常动物和炎性痛或神经痛模型动物DRG神经元B1受体的表达情况,其次研究B1受体调节神经元离子通道和兴奋性及其分子机制,再次研究B1受体所致正常动物和模型动物的行为学变化等。此研究对全面认识激肽受体介导痛觉、调节离子通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临床镇痛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激肽B2受体活化后分别抑制KCNQ/M通道、激活钙激活的氯通道(CaCC)是其介导急性痛觉的分子机制。.本课题研究了B1受体介导痛觉的分子机制并比较与B2受体作用特征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B1受体在正常情况下低表达或不表达,机体损伤发生慢性神经痛的情况下,B1受体得以诱导性表达上调;B2受体的表达无显著变化。(2)动物行为学测定表明:B1受体主要介导了慢性痛觉的形成,对正常动物无致痛作用,B1受体拮抗剂、KCNQ/M通道阻滞剂、CaCC通道阻滞剂等均能显著减弱B1受体引起的痛觉;B2受体主要介导了急性痛觉的形成,在正常动物和慢性神经痛模型动物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神经痛模型动物的KCNQ/M通道表达下调。(4)钙成像实验及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B1受体升高神经痛模型动物DRG神经元的细胞内钙,并持续激活CaCC电流,无脱敏现象发生。B1受体在正常DRG神经元无此作用。B2对正常神经元KCNQ/M通道具有抑制作用且激活CaCC电流,与其在神经痛模型动物神经元上的作用无明显差异。.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B1受体因在机体损伤过程中得以诱导性表达上调,而后通过激活CaCC通道电流介导了慢性(神经痛)痛觉的形成。这为临床上对慢性痛觉的致痛研究和镇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开发B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可有效治疗慢性痛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Mills综合征二例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孤独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于模型在环仿真的直喷汽油机空燃比辨识与控制研究
外周激肽B1受体在慢性炎性搔痒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硫激肽及其受体抑制褐飞虱取食的分子机制
PKC-NMDA受体通路参与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的机制
脊髓mu型阿片受体参与痛觉调控的细胞和环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