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的硅氮化合物的制备、结构调控和发光性能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7202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刘泉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明文,石琳,李红,王婷,宋振,杨建军,周天亮,边柳,陈东川
关键词:
硅氮化物稀土发光结构
结项摘要

It is currently needed to develop novel red phosphors for white LEDs. Rare-earth-doped silicon-nitrides have rich structures based on [SiN4] or [(Si,Al)(N,O)4]tetrahedra, which can accommodate various cations and form complicated solid-solutions. These structures can adjust 5d energy levels of rear-earth ions and luminescent features.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mainly conducted on a study on crystal chemistry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rare-earth-doped solid-solutions derived from CaAlSiN3 and Sr2Si5N8, as well as their fabrications by the alloy-nitridation method using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doping in different crystallographic sites and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crystalline environments, excitation/emission band positions and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will b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research purpose is to develop new phosphor for white LEDs.

目前缺乏综合性能优异的白光LED用红光荧光粉。稀土掺杂的硅氮化合物以[SiN4]或 [(Si,Al)(N,O)4]四面体为骨架,可形成丰富多变的结构类型,以及结构中可容纳多种阳离子形成复杂的固溶体,这为稀土离子发光中心提供了多样化的配位环境,可有效降低稀土离子最低5d能级,相应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红移。本项目旨在以CaAlSiN3和Sr2Si5N8结构基础上构筑的复杂固溶体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不同晶体学位置可容纳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对稀土配位环境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金属间化合物作为原料制备硅氮化物的中间反应过程,以及烧结工艺对氮化物晶粒生长的影响规律;协同组分和结构的研究,弄清制备工艺、组分和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调控源于稀土离子fd跃迁的激发和发射能量位置以及发光效率,满足白光LED用荧光材料的需要。

项目摘要

目前缺乏综合性能优异的白光LED用红光荧光粉。项目提出研究稀土掺杂的硅氮化合物的制备、结构调控和发光性能,满足白光LED用荧光材料的需要。我们完成了计划书中规定的研究内容 ,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合成了一系列Ca(Al/Si)2N2(N1-xOx):Eu荧光粉,通过O/N阴离子替代实现了荧光粉的发射峰波长在650~610 nm范围内可调控。证实了O只择优取代结构中桥连两个[SiN4]四面体的N原子,提出Eu2+离子两类配位环境是主导发射光谱形状、发射波长随O含量的移动规律、以及发光强度和波长位置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2)对于Sr2Si5N8,用AlO+替代SiN+ ,合成了Sr2(SiAl)5(NO)8:Eu荧光粉,证实了O在结构中只取代桥连两个Si原子的N原子。 3)制备了 (Ca1-xLix)0.98(Al1-xSi1+x)N3:0.02Eu2+系列连续固溶体,发现了在化学成分的连续变化过程中,其发射光谱呈现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提出了一个局域结构变化模型解释其原因。 4) 制备出了具有良好微观形貌的高性能YAG:Ce3+黄粉,并实现产业化。5)发现Sr2SiO4:Eu的α相和β相对应的发射峰波长在相变点温度附近的移动呈现热滞回线的规律,可作为热致变色材料。6)对基于蓝光芯片的白光LED封装中的光效提升、色度控制、光色空间均匀性、光谱安全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已在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7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3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4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5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刘泉林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9092202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5037208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202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67200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7202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稀土离子掺杂的硅基纳米层状结构紫外电致发光器件

批准号:6097703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孙甲明
学科分类:F0502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稀土掺杂氮化镓纳米发光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和制备

批准号:6100804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胡晓琳
学科分类:F05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稀土掺杂的Ⅱ-Ⅵ族化合物发光特性研究

批准号:18670815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罗希
学科分类:A24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稀土掺杂纳米碳酸钙的可控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批准号:2167107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盛野
学科分类:B05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