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3D摄影技术“退耕地-森林”生态交错带尺度推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6104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张志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何臻力,谭明川,孙虎,田冀,王彬,李强,陈盈赟
关键词:
景观动态景观格局尺度转换景观异质性生态过渡带
结项摘要

Mountainous landscape pattern and changes are affected by China’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gram (RFFP). The dynamics of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ransition zones (called ecotone) between different landscape elements are key drivers of landscape change. However, ecotones have often been ignored or reduced to lines in the conventional paradigm "the patch-mosaic-model" for analyzing landscape structure. How to upscale the detail dynamical processes of econtones at community level into patterns at the landscape level is one of key questions need to be answered by ecologist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 Weixi County, one of the counties involved in RFFP, will be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area. In this study, we will focus on the dynamics of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ecotones between abandoned agricultural land and forest. Firstly,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ecotones will be detected at community level by field survey plots. Then, the three dimensional (3D) variables (height percentiles, 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and density etc.) of ecotone derived from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imagery in combination with ground reference data will be to fit linear models. Thirdly, these linear models will be used to detection the ecotones at landscape level by integrating UAV imagery with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 Finally, the dynamics of the ecotones both at community and landscape levels will also be addressed by doing the same work every year. Therefore, the gap between the ecotones detection at community level and at landscape level could be filled by using UAV photogrammetry techniques. It would help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pattern and processes drove by RFFP. It will provide a case study of ecological process scaling as well.

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山地景观格局与变化,相邻景观单元生态交错带的群落结构和动态过程是引起景观格局变化的关键内在驱动因素。而传统“斑块镶嵌模型”的景观格局研究范式往往忽略了相邻景观单元间的生态交错带。如何将群落尺度上的生态交错带动态过程进行尺度推移到景观尺度上是景观生态学尚待回答的问题。本项目选取位于三江并流核心区和退耕还林重点县的云南省维西县为案例区。通过选取不同退耕年限和方式的“退耕地-森林”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群落样方调查,并与无人机航空影像的3D植物群落的结构建立关系模型,然后与卫星影像数据融合,将群落尺度上的生态交错带结构和动态变化推移到景观尺度上,分析其空间格局及动态变化过程。从而将群落与景观生态学之间的研究间隔联系起来,促进人们对退耕还林政策驱动下的景观格局与过程理解,为定量进行景观单元乃至保护区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划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持,以及为尺度转换研究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鉴于传统“斑块镶嵌模型”的景观格局研究范式往往忽略了相邻景观单元间的生态交错带。本项目重点关注如何将群落尺度上的生态交错带动态过程进行尺度推移到景观尺度上,并分析其对山地景观“格局—过程”的影响。选取不同退耕年限和方式的农林生态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群落样地调查,并与无人机航空影像结合,从景观尺度上提取“退耕地-森林”生态交错带,并分析退耕还林政策驱动下的山地景观格局变化。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利用无人机3D摄影技术和激光雷达遥感进行植物群落三维结构测定,并发展景观尺度上的过渡带精细提取。.(2)针对群落到景观尺度推移的问题,本研究尝试发展了将无人机影像识别与卫星遥感影像结合进行尺度推移方法,并且先应于石漠化评估。.(3)针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是否影响着“退耕地-森林”过渡带中主要物种的分布格局,本研究揭示出过渡带中种内竞争对云南松动态变化及分布格局的影响明显。.(4)本研究发现各样地林窗皆趋于向各自所处样地顶级群落发展演替,林窗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如林窗形状复杂性指数、林窗面积都与林下植物多样性情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可能并没有直接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和森林质量。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和农户生计共同作用于景观格局和森林质量的改变。.(6)退耕还林政策在村落水平实施的差异性,可能会导致植被覆盖的转变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存在不确定性。研究发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层面的多重因素交互作用影响了退耕还林政策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多尺度效应。在大、中尺度上退耕还林政策显著促进了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在小尺度上海拔、地方官员的决策行为和农户生计成为主导因素。.(7)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1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个,培养研究生3名,本科生3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11次。.(8)课题组积累了一些样方、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数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张志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77180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259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47605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97309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67103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0039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10102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53510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8166073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90109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40103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6104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8975185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174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0118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旋翼无人机单相机倾斜摄影应急遥感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4176108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吴军
学科分类:D0115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交错带界面特征及过程研究

批准号:3110175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洪来
学科分类:C16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时空变化贡献程度的空间辨识

批准号:4140111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石晓丽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耕地动态与干暖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干扰作用以及影响机理-以乌兰察布市为例

批准号:4116101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苏根成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