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核素示踪技术的夏季南大洋威德尔海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20509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马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曾志,张辉,林武辉,李华,苏健
关键词:
南大洋威德尔海多核素示踪颗粒有机碳
结项摘要

Southern Ocean is important and sensitiv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on carbon cycle process of Southern Ocean is now concentrated in the field of global change.Biological pump proces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study on marine carbon cycle, of which uppper ocean particulate carbon (POC) export flux, as a critical index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biological pump, determines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 rate of marine particle-reactive elements and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tensive research in the field is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processes of marine biogeochemical cycle and predicting trend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multi-nuclide(Th-234,Po-210)tracing method with the differences of half life and geobiochemical behavior between two nuclides, multi-tracer tracing techqiue will b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ransport and export process of marine particles, estimate POC export flux and probe into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biological pump in summer in upper ocean in Weddell Sea, Southern Ocean,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to gain insight into carbon cyle process and its feedback to global change of Southern Ocean.

南大洋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敏感区域,其碳循环过程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重点。生物泵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研究的关键环节,其中上层水体中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更是衡量海洋生物泵运转效率的重要指标,并且决定着海洋颗粒活性元素和化学组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速率。对此领域的深入研究,对了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均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基于多核素(Th-234、Po-210)示踪方法,利用不同核素半衰期和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研究夏季南大洋威德尔海上层水体中海洋颗粒物的运移与输出过程,估算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探讨该海域生物泵运转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深入了解南极附近海域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提供参考数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利用多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夏季南大洋威德尔海上层水体中海洋颗粒物的运移与输出过程,估算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探讨该海域生物泵运转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深入了解南极附近海域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234Th、210Pb示踪方法的不确定度计算方法,分析了实验结果不确定度与采样、化学处理以及测量时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多核素示踪方法在不同水文情况下的适用条件。.2.研究了威德尔海上层水体温度、盐度、 POC、234Th、210Pb 等基础物理、化学要素的水平、垂直变化情况,分析 234Th/238U不平衡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南大洋岛屿海区和大洋区的溶解态234Th停留时间分别为69.1±23.9天和168.5±72.7天。.3.估算威德尔海上层水体中234Th与POC输出通量,分析各站位POC输出通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南大洋岛屿海区与大洋区的234Th输出通量分别为26.7±10.2 Bq/m2/d和12.1±3.7 Bq/m2/d;POC输出通量分别为19.0±7.2 mmolC/m2/d和8.6±4.2 mmolC/m2/d。南大洋岛屿海区发生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极区海洋生物泵的“热点”区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大洋海冰区夏季海-气CO2通量及储碳能力年际变化研究

批准号:4150620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许苏清
学科分类:D061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多核素联合示踪的干旱区风蚀对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166105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建军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海洋真光层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的粒径结构

批准号:4107604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蔡平河
学科分类:D0602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细颗粒物质长程输运的人工核素示踪研究

批准号:49976023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夏小明
学科分类:D060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