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真光层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的粒径结构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604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2.00
负责人:蔡平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厦门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青,周宽波,吴娜娜,邓芳芳,赵道辰
关键词:
钍同位素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真光层南中国海粒径结构
结项摘要

本项研究拟于南中国海的典型断面上布设3个站位,覆盖陆架、陆坡和深海盆,联合运用234Th/238U和228Th/228Ra不平衡法,通过春、夏、秋、冬4个航次,研究真光层颗粒有机碳(POC)输出通量及其粒径结构的季节变化及深度变化特征,探索真光层POC输出通量的粒径结构对生物泵效率的调控作用,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如何影响真光层POC输出通量的粒径结构。研究结果可望深化人们对海洋生物泵调控机制的理解。

项目摘要

本课题利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234Th/238U不平衡法研究南中国海真光层POC输出通量的空间及季节变化,并从实际观测和理论分析两方面深入探讨了边缘海POC输出通量及生物泵效率的调控机制。发现南中国海真光层POC输出通量的变化可达两个数量级之巨,量值介于0.5±0.3-50.1±24.5 mmol m-2 d-1之间,且在不同的季节里,POC输出通量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发现在近岸、陆架及海盆区,POC输出通量均随POC储量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广泛存在的正相关关系表明POC储量是海洋真光层POC输出通量的重要控制因子之一;发现在近岸及陆架区内,大粒径的硅藻驱动了真光层的POC输出通量,而在海盆区,微型藻类(如定鞭金藻及绿藻)驱动了POC输出通量。. 通过定义真光层POC沉降效率(SE)=POC输出通量/POC储量,我们研究南中国海生物泵的效率及其调控机制。发现真光层POC的沉降效率直接受控于真光层POC最大值至真光层底部之间的距离。在假设真光层POC的垂直分布满足典型的高斯分布的前提下,我们对POC的沉降效率及真光层POC最大值至真光层底部之间的距离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证实POC的沉降效率与真光层POC最大值至真光层底部之间的距离应该存在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的内在原因在于沉降的颗粒主要产生于POC最大值所对应的层位,当沉降的颗粒由源地迁移至真光层底部的过程中,二者的距离越远,颗粒物所经历的时间就越长,经受的再矿化的程度就越显著,因此,POC的沉降效率就越低。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5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蔡平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77608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7606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7607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67604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206011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真光层有机碳输出通量对季风的响应

批准号:40206011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蔡平河
学科分类:D06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珠江口真光层颗粒有机碳的遥感研究

批准号:4140619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汾汾
学科分类:D0607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多核素示踪技术的夏季南大洋威德尔海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研究

批准号:1120509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马豪
学科分类:A30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南海北部含碳颗粒类型与颗粒碳来源及颗粒有机碳输出的控制因素研究

批准号:4127606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春园
学科分类:D0602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