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以来,西部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一直接受历代中央政府或当地政权的部署安排。每一朝代继承或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在事实上支配和制约着过去2000年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这种行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的方式又影响着西部环境的质量和走向。根据经验判断,在社会-自然系统中表现活跃、功能强大的制度和政策因素,可能是影响西部环境的人文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动因。本项目计划结合历代政府各项公共政策的实行情况,以各个朝代赋税政策的实施为切入点,以政策-人-环境相互作用的全过程考察为主线,重点对两税法(唐代)、一条鞭法(明代)、摊丁入亩(清代)等赋税政策展开区域个案分析;1911年至今则以土地改革、以粮为纲、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及其环境效应为分析重点。项目通过客观揭示制度和政策因素作用于环境的途径和方式,深化该种驱动力对西部环境影响程度的认识,并试图为有关科学问题的推进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提供学术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放牧制度和放牧方式对高寒草原土壤及植被更新影响的研究
转型期中国西部城市生长过程的影响因素解析及其制度响应研究
西部环境因素对发动机摩擦学、动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管理认知和制度因素对创业企业商业模式构建的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