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我们从人参水提物中分离得到非皂苷部分,进行药理活性筛选试验,结果发现此非皂苷部分具有增强学习与记忆能力及治疗老年痴呆的作用,并进行了初步结构分析,表明其是由寡糖、糖肽和肽三类物质组成。本课题将对人参非皂苷部分通过活性炭柱色谱分离,所得各组分进行活性筛选,确定具有治疗老年痴呆作用的组分。然后对此组分采用分子筛凝胶系统与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出人参非皂苷部分中的糖、糖肽与肽类物质,对此三类物质进行活性筛选,找出具有治疗老年痴呆作用的活性物质,并确定其有效给药途径与量效关系。并利用化学方法和HPLC、HPLC-MS、GC-MS、ESI-MS以及NMR等仪器设备对此物质进行化学结构研究。初步研究人参非皂苷成分治疗老年痴呆的构效关系。该研究成果将为人参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提高人参的科技含量奠定了基础。
本项目针对人参水提物通过大孔树脂分离所得的人参非皂苷部分进行治疗老年性痴呆活性物质基础研究。实验经过超滤、透析等分离手段从人参非皂苷部分中得到P-1、P-2、P-3、P-4四部分,对各组分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P-1、P-4对Aβ25-35造成老年痴呆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P<0.05),且此呈剂量依赖型。化学研究表明,将P-4采用凝胶柱层析(G-15)和HPLC分离纯化,所得P-4-1和P-4-2,经LC-MS/MS检测,首次获得22种新的人参多肽的氨基酸一级序列和10种新的人参糖肽序列,确定该活性部分为人参糖肽(肽)类物质。细胞实验以Aβ25-35抑制SH-SY5Y细胞存活(MTT法),验证了人参糖肽(肽)组分P-4对SH-SY5Y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活性(P<0.001),并显示出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P<0.05)。. 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1)采用Aβ25-35诱导的AD大鼠脑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刚果红染色,分析AD大鼠的病理改变,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160mg/kg、80mg/kg)和阳性药组CA1区锥体细胞排列更为整齐,细胞数量呈现增加趋势,核固缩状态也较为少见。刚果红染色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组CA1区桔红色物质较少,且颜色变浅,其含量显著减少(P<0.01,P<0.05),(2)采用RT-PCR分析,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中TNF-α、IL-1β、IL-6、iNOS和COX-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 P<0.05),中剂量组的iNOS和COX-2的mRNA相对表达量也明显降低(P<0.05),而低剂量组除了iNOS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外,其它四种炎症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3)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对NF-κBp65、Caspase-3和Bax表达量具有显著地降低作用,但对Bcl-2表达量无显著地增加作用。. 综上所述,人参非皂苷部分具有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其有效部位为人参糖肽(肽)类成分。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炎症级联反应的对扩大化,减少NF-κB介导的凋亡通路的表达,从而减少老年斑的形成与神经元的损伤,最终达到改善AD的目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基于体液药理学和成分敲出-敲入策略的柴胡皂苷类成分治疗老年痴呆药效物质发现研究
基于体内过程的奥克梯隆型人参皂苷抗老年痴呆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茉莉酸调节绞股蓝人参皂苷类物质积累的研究
三萜皂苷类物质对人参种群调节与适应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