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高原湖泊区是云南省城镇体系的核心部分,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1.18%,人口占全省13%,汇集全省60%的大中型企业,GDP占全省40%,湖区在防洪、灌溉、工农业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由于湖泊位于我国几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汇入径流少、蒸发量大、湖盆老化等原因造成湖泊敏感易变的生态环境;随着近十年来湖区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的急剧扩大,水资源环境恶化,尤其是水污染和水资源匮乏对湖区人居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根据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反馈作用原理,本研究以城市景观格局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以昆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利用城市空间拓展(SLEUTH)模型模拟分析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式、方向。采用"组合结构模型"和环境影响识别方法建立高原湖区城市景观格局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优化城市景观格局的对策。为高原湖泊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等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已经完成项目计划书的全部研究内容。研究内容:.①影响滇中高原湖泊区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滇中高原湖泊区域地理环境是造成湖泊水环境敏感易变的主要原因,湖区快速城市化是加剧湖泊水环境恶化的推动力,滇中高原湖区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和城市快速发展的矛盾。.②昆明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1996年和2008年的城市建设用地图为数据源,运用fragstats3.3对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12年间昆明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趋势是景观格局呈现快速外延式扩张、分散布局、混合分布的特征,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对城市景观梯度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城市景观格局梯度变化与城市建设开发强度密切相关。快速城市化是推动昆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政策性因素导致城市景观格局方向性变化。.③城市景观格局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借鉴组合结构概念模型,从城市景观格局的环境影响识别出发,筛选城市规划环节中对湖泊环境有主要影响的指标,包括城市选址的环境资源安全性、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城市用地布局的合理性三个方面。对昆明城市景观格局进行评价的结果为“临界安全”,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④SLEUTH模型的滇池流域城市空间拓展研究。基于滇池流域城市扩展变化遥感数据,对SLEUTH城市扩展模型进行校准,模拟30年间(2010-2040年)任意管理预案、土地总量控制预案、生态环境保护预案三种预案下的昆明城市扩展变化过程。预测发现,从滇池流域水资源现状来看,即使实施了环境保护模式,人均水资源量仍处于“严重短缺”状态。需要通过调整昆明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降低城市首位度和人口;采取更为严格的空间管制策略,有效控制城市空间扩展,以减少对滇池流域的环境压力。..除了项目计划书研究内容之外,2013年还围绕课题开展了扩展研究,内容:.①.昆明市域城镇类型划分和发展定位研究(完成).②.基于空间句法和GIS网络分析的昆明公共服务设施边界(USB)研究(在研)..已发表论文7篇,已录用待发表论文1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滇中星云湖高原湖泊流域聚落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基于生态网络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景观安全格局研究
城市河流景观生态廊道格局研究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