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DNA-AFLP和Microarray技术,以携带不同抗条锈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和致病性不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为材料,研究小麦对条锈病抗性的分子机理,揭示抗病基因与病菌间互作的分子机制,发掘抗病相关基因,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一直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成灾频率高、流行范围广。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成为控制病害流行的首选措施。但由于病原菌小种的快速变化,品种抗性频繁丧失,抗病育种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因此,深入研究小麦对条锈病抗性的分子机理,揭示小麦抗条锈基因与病菌之间的互作机制,在小麦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利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小麦对条锈病数量抗性杂交后代中免疫重组系遗传研究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YrL693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微丝骨架与微丝结合蛋白调控小麦对条锈病抗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小麦成株抗条锈病基因聚合体创制及其抗性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