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典型养殖水域生态系的能流和物流开展了生物、化学和物理的多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系基本要素的调查、实验生态和数学建模。主要成果(1)小型底栖生物不仅在生态系能流且在营养盐的再生起重要作用(2)营养盐动力学模型模拟生物量在变化趋势和量值上都与实际相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来自底泥的营养盐的再生是浮游与底栖系统耦合的主要机制(3)膠州湾北部软底生态系模型包括8个变量和37个参数,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的趋势相吻合(4)首次提出中国对虾摄食日本刺沙蚕的物质转换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以上成果为我国进一步开展中尺度生态系统研究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为我国浅海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海水增养殖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视角的生态补偿区域划分与标准核算--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典型养殖水域中有害藻菌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海洋养殖水域硅藻的分类研究
胶州湾水域扇贝养殖容量研究
典型草原植物--蝗虫系统的能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