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1)根据中国肺结核(TB)和乙型肝炎(HBV)的传播特点、治疗概况和传播现状,建立描述其传播的数学模型, 用适当的方法,通过现有数据估计出模型中的有关参数,预测我国这两个主要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2)建立人体内免疫过程和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过程相结合的免疫-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包括常微分方程模型、年龄结构的偏微分方程模型、时滞或脉冲模型等),研究这些模型的平衡点或周期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条件,揭示免疫和传染病相互作用机理;(3)建立具有两种传染病同时传播并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考虑两传染病之间的重复感染、共同感染等,并讨论这些模型的动力学特征;(4)探讨证明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地方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后向分支存在性的方法,建立具有年龄结构和时滞或脉冲的传染病模型,并探讨研究这种新模型的新方法。
本项目根据中国肺结核(TB)和乙型肝炎(HBV)的传播特点、治疗概况和传播现状,建立了描述其传播的数学模型, 运用微分方程、积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等,对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现有数据模拟出模型中的有关参数,预测了我国TB和HBV两种传染病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建立了具有TB和HIV同时传播并相互影响的数学模型,考虑两种传染病之间的重复感染、共同感染等特征,讨论了这些模型的动力学特征;建立和研究了两菌株年龄结构的传染病模型,讨论了这些模型再生数和侵入再生数的表达式、疾病灭绝和持续、无病平衡态、菌株占优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态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条件等;2012年,项目主持人应邀访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Maia Martcheva教授,合作建立了人体内HIV免疫过程和HIV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相结合的免疫-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这类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讨论了体内HIV病毒数量对HIV传播的影响;项目还对通过媒介传播的传染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和研究了具有类年龄结构的多个易感- 多个染病群体(DS-DI )的传染病模型的全局稳定性问题,具有染病年龄和脉冲免疫的两菌株传染病模型的全局稳定性问题;同时,还对HIV传播及人体内CT4+T 细胞感染HIV 病毒问题进行了建模与研究。. 三年来,项目组成员共发表论文3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2篇,EI收录1篇,ISTP收录论文2篇,另外投稿论文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6人次, 邀请专家讲学20人次,培养博士毕业生2人,硕士生10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空间异质环境中的传染病模型若干问题研究
传染病扩散与进化的动力学模型
传染病动力学的复杂网络建模与研究
多菌株传染病动力学的数学建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