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蓝藻假鱼腥藻属和泽丝藻属的分类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018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虞功亮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彭欣,王中杰,朱梦灵,谭文华,刘洋
关键词:
泽丝藻假鱼腥藻蓝藻富营养化分类学
结项摘要

在许多富营养化或超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虽然没有出现显性蓝藻水华,但是一些小型丝状蓝藻占据优势,并形成较高的生物量,有的还产生异味物质等环境有害物,因此对这些类群开展生物学研究和分类学研究成为迫切需要。本研究将选择2个常见且密切联系的丝状蓝藻属――假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和泽丝藻属(Limnothrix)为研究对象,以模式物种为切入点,以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藻类进行形态学观察为主,并结合多基因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和比较假鱼腥藻属和泽丝藻属各种类的分类特征和差异,获取更多的有效的分类指标信息,并对假鱼腥藻属和泽丝藻属进行综合分类,修订和重建其分类系统。进一步通过野外调查,了解和评价假鱼腥藻和泽丝藻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和物种多样性特征。

项目摘要

在许多富营养化或超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虽然没有出现显性蓝藻水华,但是一些小型丝状蓝藻占据优势,并形成较高的生物量,有的还产生异味物质等环境有害物,因此对这些类群开展生物学研究和分类学研究成为迫切需要。本研究选择小型丝状蓝藻的常见属――假鱼腥藻属和泽丝藻属为研究对象,以模式物种为切入点,以高清数码成像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藻类进行形态学观察为主,并结合多基因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分析等手段,深入比较假鱼腥藻属和泽丝藻属各种类的差异,获取更多的分类特征信息,并对假鱼腥藻属和泽丝藻属进行综合分类,修订和重建其分类系统。进一步通过野外调查,了解和评价假鱼腥藻和泽丝藻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和物种多样性特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2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DOI:10.16441/j.cnki.hdxb.20190247
发表时间:2019
3

府河-白洋淀硝酸盐来源判定及迁移转化规律

府河-白洋淀硝酸盐来源判定及迁移转化规律

DOI:10.13930/j.cnki.cjea.161187
发表时间:2017
4

C-藻蓝蛋白抑制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C-藻蓝蛋白抑制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DOI:10.3872/j.issn.1007-385x.2020.02.005
发表时间:2020
5

转轮虫(Rotaria rotatoria)生活史策略对温度和食物密度变化的响应

转轮虫(Rotaria rotatoria)生活史策略对温度和食物密度变化的响应

DOI:10.18307/2019.0502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鱼腥藻属(蓝藻)的分类修订研究

批准号:3077016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仁辉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蓝藻拟柱胞藻属和尖头藻属的分类和分子系统的研究

批准号:3117018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仁辉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念珠藻属(蓝藻)的分类修订研究

批准号:3147031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仁辉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假丝酵母Candida属的分子分类学研究

批准号:39700001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白逢彦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