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苔螟亚科系统分类学和幼虫形态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60428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6.00
负责人:李卫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丁冬荪,王广利,刘栋,朱杏芬,宋红艳,余国志
关键词:
生物地理苔螟亚科幼虫形态学系统分类学
结项摘要

苔螟亚科隶属于鳞翅目的第3大总科- - 螟蛾总科,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我国苔螟亚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学研究显著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且存在许多地理分布空白,系统考察亟待开展,大量未知物种有待发现和研究。本项目针对我国苔螟亚科分类学缺乏系统研究和幼虫形态学研究尚属空白的现状,以成虫和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学、超微结构和分子序列等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我国苔螟亚科分类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系统地对香鳞超微结构、鼓膜器解剖结构和幼虫形态学进行研究,挖掘其潜在的分类学价值,提出新的分类学性状。最后,针对我国苔螟亚科生物地理学尚无系统研究的现状,基于分类学研究中所统计的地理分布信息,应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和探讨我国苔螟亚科的地理分布。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提高我国苔螟亚科系统分类学的研究水平,而且可为生物多样性和动物地理区系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项目摘要

苔螟亚科隶属于鳞翅目、草螟科,世界性分布 (包括亚南极岛屿),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理想类群,有些种类严重为害牧草。该亚科各属种间相近的外形和一致的翅斑纹导致依据外部性状难以区别各分类单元。此外,苔螟属和优苔螟属解剖结构的物种间性状差异较少而物种内的性状变异较多,依据形态分类学难以准确地鉴别物种。本研究整合应用DNA条形码和形态分类学性状成功地解决了苔螟亚科形态分类学问题,发现我国苔螟103种,其中50个新种 (包括已发表的21个种) 和3个新异名。并且记述了1个中国新记录属 [盖苔螟属 Gesneria Hübner]和4个中国新记录种 [山地苔螟 Scoparia monticola Nuss,博思优苔螟Eudonia persimilis Sasaki,长茎优苔螟 E. puellaris Sasaki和悠久盖苔螟 Gesneria centuriella (Denis & Schiffermüller)],首次记述了2个种 [简苔螟 Scoparia simplicissima Li和中华赫纳苔螟Hoenia sinensis Leraut] 的雌性和5个种 [囊刺苔螟Scoparia congestalis Walker,东北苔螟 S. tohokuensis Inoue,中华苔螟 S. sinensis Leraut,微齿优苔螟 Eudonia microdontalis (Hampson) 和博思优苔螟 E. persimilis Sasaki] 的幼虫形态性状。本研究提供了我国苔螟所有物种的鉴别性状或形态描述和图示。此外,对我国苔螟亚科生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DNA条形码与形态分类整合应用于苔螟亚科分类学研究可以高效地解决该亚科姊妹种难以区分的难题;最冷季节的最低温度对小苔螟属的分布具有限制作用,降雨量与苔螟属和优苔螟属的分布成正比关系;青藏高原苔螟属和优苔螟属独特的物种多样性与其对高原环境潜在适应性存在关联。本研究不仅首次修定了我国苔螟亚科、成功地解决了该亚科形态分类学问题,而且揭示了青藏高原该亚科独特的物种多样性,为螟蛾物种鉴定和多样性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李卫春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60188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数据的中国野螟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批准号:3167233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丹丹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西北卷蛾亚科分类修订与幼虫形态学研究

批准号:3066015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新谱
学科分类:C160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水生螟蛾的比较形态学与DNA条形码研究(鳞翅目,草螟科,水螟亚科)

批准号:3110165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陈付强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数据的中国直突摇蚊亚科蛹期分类学研究

批准号:3180199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文彬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