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白族(n=204)和傣族(n=207)健康志原者中同时口服S-美芬妥英和美多洛尔,然后分别测定白族和傣族CYP2C19和CYP2D6的表型和基因型。结果显示:白族CYP2C19的PM发生率为15%,S/R值EMs和PMs分别为0.21±0.13和0.96 ±0.11,P<0.01,除发现M1和M2突变外,首次发现了1例 罕见的由单个氨基酸改变(433Arg-Trp)所致的新的突变型CYP2C19酶活性缺陷者,白族CYP2D6的PM发生率为5.39%,美多洛尔/羟基美多洛尔(MR)在EMs和PMs分别为1.58±1.62和20.40±14.99(P<0.01)。傣族CRP2C19的PM发生率为11.6%,EM人群中S/R值为0.27±0.15;傣族CYP2D6的PM为0%,其0-8h尿中MR为1.41±1.37。该项研究与国内外同类研究证实和完善它们的遗传多态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土家族和侗族人异喹胍型和美芬妥因型氧化代谢多态分布
S-美芬妥因和奥米拉唑羟化酶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云南金铁锁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研究
云南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突变基因筛选及部分民族基因组多态性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