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适应治理机制:中国东西部地区案例比较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20323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郑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建武,谢欣露,孟慧新,刘艳艳,熊健滨
关键词:
治理气候变化比较研究适应性治理适应
结项摘要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imposed different negative impacts and challenges for China's achiev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aptation is more imperative and impending than mitigation. Since 2007, China has built up a climate chang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rough top-down approach; however, the coordination and governance on adaptation have not been clarified in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 Considering discrepancy on climate disaster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in China, there could exist "Incremental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al adaptation"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areas, which means requirement for designing different climate policies and objectives of governance. This project will select typical cases from the east and the west areas for a regional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stakeholder analysis, group interviews, SWOT-AHP etc,the project will focus on: 1) analysis on adaptation objectives in case sites, and its determinants; 2) designing an Adaptive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of related policies and governance systems;3)identifying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 of existing governance systems with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existing climate risk governance cases,so as to mak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building adaptation governance system in different levels. The results will contribute for framing and improving adaptation governance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ies.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与减缓气候变化相比,适应是更加现实而迫切的任务。2007年以来,中国自上而下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协调机制,然而地方层面的适应治理机制还尚未形成。由于中国在气候灾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上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同时存在着发展赤字和适应赤字,有必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气候政策和适应治理目标。基于东西部地区"增量型适应模式"和"发展型适应模式"的假设,选择典型地区进行案例比较分析,通过利益相关方分析、群体访谈、SWOT-AHP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开展以下研究:1)分析东西部典型地区的适应治理目标及其影响因素;2)设计"适应性治理评估框架",分析典型地区相关政策和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及适应性;3)通过案例比较研究挖掘现有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构建国家和地区适应治理机制提供经验与启发。项目成果有助于推进公共治理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项目摘要

基于中国国情,适应气候变化,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2013年11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方案》等政策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尽快推进适应规划工作。本项目在此背景下,借助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适应工作进展,开展了一系列深入扎实的研究工作,从理论、方法和政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1)梳理和比较了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与灾害风险管理两大风险治理领域的共性和差异,厘清了学界和政策实践领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指出了我国目前在二者协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2)提出基于气候变化脆弱性的适应规划路径,区分三类典型适应地区:①发展型适应优先地区:面临发展赤字和适应赤字双重挑战的西部地区,亟需加强科技、教育、健康、防灾减灾、扶贫、生态保护等发展型适应投入。②增量型适应优先地区:包括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化地区及东北地区,应侧重于以防范极端风险和新增风险为主的增量型适应投入。③发展型与增量型并重地区: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兼具发展型与增量型适应需求,未来应注重气候容量对人口和城市规划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制约。.(3)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适应治理模式:①基于能力原则的地方政府主导模式;②基于需求原则的部门主导模式;③基于最脆弱地区优先原则的中央政府主导模式。适应规划及其治理应当注重顶层设计,注重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政策建议:一是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在适应规划中协同发展与适应目标;二是建立国家专项适应基金,从气候公平、气候安全的战略高度进行总体和前瞻性设计,将适应资源和投入优先用于最脆弱地区,优先满足其基本需求并提升长期可持续能力。.(4)选择东西部典型地区开展案例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例如,①以上海为例,针对沿海发达城市化地区开展城市适应规划研究,提出以气候灾害风险管理为切入点,以提升城市韧性为目标,加强城市各部门协同的风险治理能力。②以宁夏为例,针对西部地区非常典型的生态移民和贫困问题,提出了甄别“气候贫困型生态移民”的理论分析框架及治理路径。.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国内外治理理论和实践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2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DOI:
发表时间:2018
3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4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5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东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及其机制比较研究

批准号:7096301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正华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效率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基于东西部的数据、案例比较

批准号:7070302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苏振华
学科分类:G0401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批准号:79670020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乌杰
学科分类:G04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复杂网络研究

批准号:4117514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付遵涛
学科分类:D0504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