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首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传统分离方法对不同浓度铝胁迫下茶树根际及根内生细菌进行群落解析,筛选出能明显改善茶树耐铝行为的菌株。在此基础之上,以筛选的根际与根内生细菌为模型,采用组培、土培及悬浮培养等研究方式,结合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铝离子原位染色等仪器技术,从根外排斥及根内解毒的角度,考察了根际与根内生细菌对茶树耐铝行为的协同调控效应,并应用微生物与植物细胞共培养方法,探讨了根际与根内生细菌在调控茶树耐铝过程中的交互诱导效应。本课题对了解植物关联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揭示植物耐铝行为的本质,制定合理有效的植物铝毒害调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通过分离具有耐铝特性的茶树根际及内生细菌,对其ACC脱氨酶活性、固氮作用、溶磷作用、分泌IAA、产生铁载体等促生指标评测,并结合小麦种子发芽实验,筛选出具有显著促生功能的根际及内生模型菌株。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并分别就根际及内生细菌对茶树吸铝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促生耐铝细菌不但能影响茶树的总吸铝量,同时也会改变铝离子在茶树-土壤体系内的存在形态。另外,本研究还对不同细菌存在条件下,茶树耐铝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对于揭示植物耐铝毒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耐铝毒大豆根际微生物分子特征研究
棉花根际微生物与内生菌对黄萎病的共调控效应及防病机理
内生细菌与根际拮抗细菌结合控制桉树青枯病研究
根际土壤中铝的形态转化与植物耐铝机制的关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