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型城市是一类重要而特殊的城市,其发展深受煤炭资源可枯竭性的制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职能定位由单一的能源基地向综合性城市转化,其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类型城市的特点和规律,对此加以研究成为近年来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本项目拟选取安徽省淮南、淮北和辽宁省阜新三座典型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案例地,借助遥感、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手段获取案例城市的相关资料,运用偏离-份额分析、GIS空间分析功能及系统动力学等方法,着重对其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构建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耦合模型,揭示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丰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一)项目背景.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是产业经济学、地理学和规划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推进以煤炭资源型城市为主体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构成了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城市职能转变,实现城市经济和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在已有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成果中,对产业结构聚焦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存在时间尺度短、研究过于宏观等不足;对城市空间研究则偏重于对城市用地规模和城镇群的研究,缺少探究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耦合互动关系的研究。.(二)研究内容. 1、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转型研究. 通过对三次产业进行细化,总结在特定经济体制背景下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特征、产业结构锁定路径及机理。以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基础,区位熵值为参考,构建接续替代产业选择评价指标,筛选接续替代产业。. 2、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与空间重构研究. 以案例城市历次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两个方面总结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模式及影响因素。通过访谈调研、统计分析和空间识别,结合案例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空间统计数据,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物理空间、社会空间重构过程、重构特征、重构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 3、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耦合研究. 宏观层面,分析了案例城市不同时期三次产业产值与城市用地规模、不同类型用地的数量关系,反映产业系统与城市空间系统的耦合关系。中观层面,以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通过产业结构与空间形态的耦合度、空间相应度模型,测度煤炭资源型城市两大系统间不同发展时期的耦合互动规律。.(三)结果与意义. 1、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和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具有高度一致性;受发展基础、资源禀赋、产业和城市规划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转型期的接续替代产业及转型模式存在差异。有助于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转型时间的合理选择与把握、选择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制订有效的差异化发展政策。. 2、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耦合互动性强,在不同发展时期耦合协调度与空间相应度存在差异,有利于指导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空间规划,促进资源、产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熵理论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演化视角下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产业投资与产业结构的空间互动演化关系:直接、溢出与反馈效应
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演化机理和优化控制